跳到主要內容

歐語裡的性別?

昨天跟教授們討論到日耳曼語系一些現象,不知何時場上突然出現「藝妓」,我傻勁十足地附和著:「對對,德文裡面"die Geisha"(陰性冠詞+藝妓) 也有念/ai/和念/ei/的兩派。」隨即而來的問題是,「為什麼你選擇用陰性?」

歐洲語言中的性別到底是怎麼回事?



問的人是博班即將畢業的荷蘭人學長,但這個問題可能所有學習有性別之分語言的人,都曾經苦惱過。我顯然只是單純覺得「藝妓」是女生而用陰性。德文和許多歐語裡頭,名詞分成3種性別,分別為陽性、陰性、中性,這個如果把它當成一個「現象」,其實不難接受。初期學德文的人可能會這樣記:「椅子是公的,杯子是母的,書是中性的。」學到一定程度之後,大概會進步成:「這個字尾是 -chen 所以是中性的(所以『小女孩』是中性的);這個後面是 -keit 所以『絕望』是陰性的 」等等。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其實歐語裡面的「性別」不是單純跟著「概念」而來,它們跟字的「形態」、「長相」也有很大的關連。當一個字「長得像陰性」的時候,它就通常是陰性。

但這儼然是一場「意義」與「形態」的拉据戰-若是一個完全沒看過的外來語,我要怎麼判斷它是什麼性別?雖然「藝妓」一般是女的,但若不知道藝妓這個概念,看到這個怪字,德國人會不會把它說成別的性別?
荷蘭出身的博班學長,分享了他在判定新詞性別時心中的想法:「遇到一個新詞,我會先找荷蘭文當中有沒有類似的字尾,例如 computer,因為荷蘭文有很多er結尾的詞都是配陽性(註1);如果真的沒有類似的,就從概念上著手。如果是食物,我就用「食物」這個字的性別去套。像藝妓,因為通常是女的,所以就冠上陰性(同註1)。」

這種「意義」與「形式」的攻防戰,看來短期內還無法闡明。不過,可以給學習這些語言的人一個線索,那就是-在語言中,字的性別其實很多時候是靠它長的「樣子」決定;偶有遇到「裝錯靈魂」的,我們就不能只是看它的形式,還要斟酌它的「意義」才行。突然覺得語言中似乎總可以看到人類社會的縮影啊 (自己也沒意料到的超展開結論)。

啊,對了,所以藝妓真的是陰性,壽司是中性,拉麵是複數-對嘛,拉麵總是有很多麵條。不過不知道如果只有一根麵條,拉麵會變成什麼性別?
註1. 現代荷蘭語當中,陰性陽性已經同流,因此性別為「中性」和「非中性」。

留言

Unknown寫道…
不分性別他們會死掉嗎???沒事找事做耶那堆歐洲人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我們怎麼學外語?-Krashen 的五個假說 (Monitor Theory)

  人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第二語言,這是個直至今日都還在語言學界及語言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在諸多理論中,有一些較為代表性的理論,還是可以介紹給大家。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