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如何講一口標準英語?

隨著現代社會愈趨國際化,學習語言也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前些時日,甚至有因為英語口音鬧出的新聞。我們該怎麼避免「講出東南亞腔」或「講得像韓國人」的英語、講出一口「美麗」的標準英語?

首先,我們花點時間來討論什麼是標準的英語。

在英國,類似標準發音的概念是「公認發音」(Recieved Pronunciation, RP),當初是英格蘭南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所使用的腔調。RP的特徵主要如:ask, bath, chance 等字的主要母音為開口度較大、舌位較深的 [ɑ];-er 結尾的字不發 r 音 ( 但如 for a long time 等句,r 必須與後方 a 連音);better 等字的 t 須發音 (美式英語多轉變成彈音);new, tune 發為 [njuː]、 [tjuːn]等 (許多美式英語使用者已不發中間的半母音,而發為 [nuː] 及 [tuːn]……。

這套「標準」的英語,我們可以花上好多篇文章仔細介紹,然後每個人再花上把個月練習。等到學成了,迫不及待到英國一開口,就可以發現……

在英國,只有 2% 的人這麼說話。

我們當然可以打開 BBC,活在「哇,這就是標準英語」的氛圍裡。但事實是,在英國一些場合,講一口純粹的 RP 並不會讓你更受歡迎,甚至可能被討厭。正因為 RP 這種「標準」的地位,在許多場合反而是不得體的,使用 RP 感覺難以親近、象徵保守。

而美國雖然內部的方言差不如英國多元,但仍存在著許多不同腔調。目前美國的通用美式英語(General American, GA),是基於美國中西部的英語所定成。如同英國 RP,這套美國的 GA 同樣不代表所有的美國人,於1982年的調查顯示,仍有 1/3 的美國人不使用 GA,且美東、美西、北方、南方,各有自己的腔調變異。

美國最接近 General American English 的腔調區域分布。


我們為什麼需要標準?

鄰近的日本,內部也有許多方言變體。除了目前較強勢的東京腔、大阪腔,其他地方的發音及語法都各有特色。明治中期起,日本開始訂定標準語,所選定的便是東京山手受過教育的階層所使用的日語。而直到今天,日本都沒有法定「標準語」的定義及內容,長期以來在學界及教育界,也漸漸放棄所謂「標準語」的稱呼,而改稱「共通語」。

幾乎所有國家的歷史都面臨過許多必須考慮語言政策的時候,特別是當收音機、電視等用音聲傳遞的媒體發達後,國家常需要一個「讓大家都能聽懂的腔調」,於是幾乎每個語言都能找到類似「標準」的形式。

然而訂定標準的過程卻是相當危險的,首當其衝的結果便是導致語言不平等。當口音與出身背景、文化掛勾後,人們透過對方的口音想像其社會背景甚至性格;心中帶著標準的人們,開始用「合不合標準」來衡量對方的語言能力甚至做事能力。例如日本在戰前,使用東北方言的人常被認為「土氣」、「低俗」、「貧窮」,也不容易找到工作。然而到了這幾十年,許多國家開始開脫標準,改為「共通語」等中性語言。同時,語言使用者也開始對自己的腔調正面評價,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口音代表著出身,是獨一無二且不需「修正」的。

當有了標準,不合標準的就會隨之出現。然而,訂定共通語的目的,主要在於使不同族群間「溝通」便利。語言的核心在於溝通,拋去實際溝通考量而專注在是否標準的衡量,恐怕本末倒置。更遑論,這套「標準」很可能並沒有什麼使用者,如同英國的 RP 一樣。

更莫論美國的標準和英國不一樣,紐西蘭、南非、印度、加拿大、澳洲、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的英語,各都有一套「共通」的形式。

學習外語的「標準」迷思


剛剛我們所提的都是母語的例子,看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會問,「難道學外語,發音不重要嗎?」。於我看來正好相反,發音異常的重要。但我們修改我們的發音,並不是因為「不標準」,而是因為我們學習外語時,母語當中所沒有的發音,我們會以相近的音替代。例如華語中沒有 [b],[d],[g] 等有聲子音,因此在學習英日語等,子音的有聲無聲會造成意思不同的語言時,常會無法分辨或發音。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日語學習者常將清音聽成濁音,反之亦然。因為我們在與他人用外語溝通時,我們的發音方式他們並不習慣,他們需要很多心力了解我們說的意思,在這情況下,我們將自己的發音弄得更接近母語人士一點,以讓他們了解意思。

但是修改發音跟學習標準是兩回事。有時候,發音不標準對方仍然可以聽懂,例如德語使用者使用英語時常不分語尾的有聲及無聲子音,seed 和 seat 念起來可能都一樣 (當然台灣華語使用者大多也不習慣發出seed 的 有聲子音 d)。不過若聽的人已經抓到變換的模式及規律,那麼往後遇到類似的音節結構,聽的人都會自動過濾,加上語言使用時會有情境引導,自然誤會也就不容易產生。

找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來舉例,一切就會變得更明朗了。假設今天有位外語人士無法發出不送氣無聲音[p](ㄅ),因此他都以有聲子音[b]代替。原本的「爸爸」變成「肉肉(閩南語)」([baba])。在你跟他聊過幾次天之後,就會抓到他的模式。

今天若是一個ㄅㄆ[p, ph]、ㄍㄎ[k, kh]等多組發音都混淆不分的外國人,阿帕契念為阿爸記,今天念為親天,過磅念為闊胖,這就會影響到他與中文母語者的溝通順利。特別是在第一次見面、沒有很多時間熟悉對方發音的時候,其影響更為明顯。在這種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建議學習者下功夫練好這些發音,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更聽得懂別人在說什麼。

反之,例如我們跟美國人說英語的時候,習慣將 apple 的 a 發為 「ㄟ [ei]」,那麼當我們興奮地要告訴美國朋友有一個應用程式很酷的時候,可能會讓他聽成有一隻猴子或猩猩之類的動物很酷 (ape)。不過,這並不代表你就要為了「標準」而改,若你真的修改了發音,很可能也只是為了讓他能更快了解而已。

說到底,語言的「標準」原先就是一種便利溝通的規範,便利我們學習。但是,這並不代表人人都得用標準講話-連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們都不這麼做了。用「不標準」來取笑他人,恐怕陷入了標準迷思還沾沾自喜。

到底是什麼腔調的英語?


我們再回頭看看什麼是「有東南亞腔」。事實上,東南亞存在著許多英語變體,如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這邊又會有一個問題,因為英語是較後期進入這些社會的語言,與當地語言融合徹底、已變為克里奧語的語言,通常就不以英語看待,討論起來較費功夫。就拿菲律賓英語為例,菲律賓英語中,cat 和 cut 發音一樣([a])。computer 的 o 則不發為 [ə] ,發為 [komˈpjuter] 等等,不勝枚舉。

那麼,其他地方的英語呢?加拿大英語有名的特色之一,便是不分 cot 和 caught。紐西蘭英語的 best 和 beast 不分。不同的英語變體,會有一些獨特的特色。發音上,東南亞英語並沒有太多較劣等的發音或值得被針對之處,或者該說,菲律賓有一些變異,加拿大也有,紐西蘭、澳洲、美國、英國、南非、香港、新加坡全都有,只是呈現的方式不一樣。

到這裡,事情就恍然大悟了。既然所謂的標準不過是各國自己方便溝通的規範,自然也沒有唯一正解。那麼,同樣一位英語母語者,擁有加拿大腔和菲律賓腔會有什麼觀感上的不一樣嗎?澳洲腔的使用者就一定比新加坡的母語人士「標準」、「流利」嗎?

這邊不討論發言時切換為英語的目的及想要展現的社會意涵,但當有些人批評他「不標準」、「帶有東南亞腔」、「像韓國人講英語」的時候,請注意,這不是語言問題,因為從語音、音韻、語法上看不出什麼客觀特徵高度相符之處。這裡有兩種可能,第一,這些人把台灣當作東南亞,「帶東南亞腔」是「很有台灣味」的正面表現-不過顯然發言者不居此心。

那就真的不是語言問題了,是種族歧視。




留言

匿名表示…
非常非常棒的文,感謝解惑。
匿名表示…
原來麻瓜先生是台灣人不是香港人啊…
我還高興了很久以為香港有人做這種事…
të dua寫道…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表示…
cot caught 不分算加拿大特色嗎?美國中西部都有這個現象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我們怎麼學外語?-Krashen 的五個假說 (Monitor Theory)

  人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第二語言,這是個直至今日都還在語言學界及語言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在諸多理論中,有一些較為代表性的理論,還是可以介紹給大家。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