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知道曾不曾想過,在沒有錄音設備的過去,語言學家要怎麼「記下」語言真實的發音呢?
我們的語言時時刻刻不斷改變,所以你可以想見,如果你真的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某個中國朝代,即便你現在上街買菜上台報告都侃侃而談,但由於發音和許多不同,你是不可能馬上聽得懂過去人所講的「中文」的。有人說以前的人講「台語」,這也不對,台語只是保留了一些從前中文的特徵,但華語、客家話、乃至任何一個同語系的語言,可能都另外保留了一些古代中文的特色。你可以想,以前的中文就像是一位媽媽,生了數十個兒女,有些鼻子像媽媽、有些嘴巴像,不過沒有人長得跟媽媽一模一樣,這就是語言演化的真實情況。
到了近代,語言學家開始發現記錄語言的重要性,動作再不快點,許多語言可會絕種,語言學上,當我們發現一個語言已經再也沒有母語使用者的時候,就是死亡狀態了,所以即使拉丁文留下了許多文獻、現在歐美學校也會教授,但沒有母語者,就算死了。為了拯救這些語言的性命-或者,就算它們死了也要留下生命的蹤跡,語言學家開始到各地田野調查,留下每個語言的模樣。記錄的首要工作就是「音聲」,語言是靠聲音傳播的,如果失去了音聲記錄,我們就要花很多心力去重構擬測當時的發音,很是勞力。
但當時沒有錄音設備,他們該怎麼辦?歷史上的語言學家(不要懷疑,我們近鄰的中日韓在歷史上也有許多「語言學家」),用自己國家的文字記錄,所以我們可以去找唐宋的語言學家所記錄的發音。但這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一,他們用自己的字記,出了自家外國學者看不懂;第二,例如中國語言學家用漢字記,問題是漢字隨著時間過去,音也變了,現在推測的音說不定也不是當時記的人想寫的音。一千多年以來,這種煎熬就存在各地語言學家心中,直到19世紀才有一線轉機。
1886年的巴黎,有一群人正為此煩惱,他們煩惱的除了面對瀕亡的語言束手無策外,還有另一件事-他們的學生學外語時總抓不住正確的發音。你我說不定經歷過「用注音標念法」的時代,但音節構造不同,一遇到母語裡沒有的音就標不出來。就連用拉丁字母這種表音文字,也無法標記所有的音。(英國人:「德國人打舌的R和法國人擦喉嚨的R該怎麼分啊,都是英文沒有的R。還有一個西班牙人用舌尖達拉拉的R……。」) 所以第一件事,他們必須要將所有音的發音方式找出來。幸好,這些東西對學者們都不是件難事。
我們來實驗看看,說「他頭大」(不是很優雅的例子…),我打賭你三個字舌頭一定會碰到你牙齒後面的部分,所以「ㄊ」的子音就是「舌尖音」(當然,真正的標記會更細更複雜。)就這樣,這群人用拉丁字母創造出一套「不會隨時間改變的記音系統」,隨著之後不斷地擴充,這套音標已是所向披靡,世界上的所有語言都可以用這套音標描述出發音。世界上的語言學家,得到了這個武器後,戰無不勝,手上的手術刀救活了一些沒有文字的語言,也留下了一些語言死前的模樣,這套語言學家的摩斯密碼,就是現在所有學語言學的人都一定會碰到的「IPA」,即便在錄音設備輕易可得的今天,IPA仍是語言學家最熟悉的伙伴,讓世界各地的學者可以輕易的交流,甚至可以說是「語言學家的國際語言」。
可惜沒有這麼快就到達幸福快樂的結局,台灣-這塊土地上除了我們平時所講的華語、各種不同的閩南語、客家語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被認為是南島語系發源地的原住民語,都在漸漸地消失中。他們就像是快絕種的動物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足夠的「醫療知識」救這些語言,但我們能做的是不要成為殺死語言的兇手。只要他還活著,就還有希望。記得語言是怎麼死的嗎?一旦再也沒有人把他當成母語,他就會被判定為死亡,像那些課本上的拉丁語屍體一樣,要遇到連文字都沒普及的,就會死得更冤更悽慘了……。
我們的語言時時刻刻不斷改變,所以你可以想見,如果你真的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某個中國朝代,即便你現在上街買菜上台報告都侃侃而談,但由於發音和許多不同,你是不可能馬上聽得懂過去人所講的「中文」的。有人說以前的人講「台語」,這也不對,台語只是保留了一些從前中文的特徵,但華語、客家話、乃至任何一個同語系的語言,可能都另外保留了一些古代中文的特色。你可以想,以前的中文就像是一位媽媽,生了數十個兒女,有些鼻子像媽媽、有些嘴巴像,不過沒有人長得跟媽媽一模一樣,這就是語言演化的真實情況。
到了近代,語言學家開始發現記錄語言的重要性,動作再不快點,許多語言可會絕種,語言學上,當我們發現一個語言已經再也沒有母語使用者的時候,就是死亡狀態了,所以即使拉丁文留下了許多文獻、現在歐美學校也會教授,但沒有母語者,就算死了。為了拯救這些語言的性命-或者,就算它們死了也要留下生命的蹤跡,語言學家開始到各地田野調查,留下每個語言的模樣。記錄的首要工作就是「音聲」,語言是靠聲音傳播的,如果失去了音聲記錄,我們就要花很多心力去重構擬測當時的發音,很是勞力。
但當時沒有錄音設備,他們該怎麼辦?歷史上的語言學家(不要懷疑,我們近鄰的中日韓在歷史上也有許多「語言學家」),用自己國家的文字記錄,所以我們可以去找唐宋的語言學家所記錄的發音。但這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一,他們用自己的字記,出了自家外國學者看不懂;第二,例如中國語言學家用漢字記,問題是漢字隨著時間過去,音也變了,現在推測的音說不定也不是當時記的人想寫的音。一千多年以來,這種煎熬就存在各地語言學家心中,直到19世紀才有一線轉機。
1886年的巴黎,有一群人正為此煩惱,他們煩惱的除了面對瀕亡的語言束手無策外,還有另一件事-他們的學生學外語時總抓不住正確的發音。你我說不定經歷過「用注音標念法」的時代,但音節構造不同,一遇到母語裡沒有的音就標不出來。就連用拉丁字母這種表音文字,也無法標記所有的音。(英國人:「德國人打舌的R和法國人擦喉嚨的R該怎麼分啊,都是英文沒有的R。還有一個西班牙人用舌尖達拉拉的R……。」) 所以第一件事,他們必須要將所有音的發音方式找出來。幸好,這些東西對學者們都不是件難事。
我們來實驗看看,說「他頭大」(不是很優雅的例子…),我打賭你三個字舌頭一定會碰到你牙齒後面的部分,所以「ㄊ」的子音就是「舌尖音」(當然,真正的標記會更細更複雜。)就這樣,這群人用拉丁字母創造出一套「不會隨時間改變的記音系統」,隨著之後不斷地擴充,這套音標已是所向披靡,世界上的所有語言都可以用這套音標描述出發音。世界上的語言學家,得到了這個武器後,戰無不勝,手上的手術刀救活了一些沒有文字的語言,也留下了一些語言死前的模樣,這套語言學家的摩斯密碼,就是現在所有學語言學的人都一定會碰到的「IPA」,即便在錄音設備輕易可得的今天,IPA仍是語言學家最熟悉的伙伴,讓世界各地的學者可以輕易的交流,甚至可以說是「語言學家的國際語言」。
可惜沒有這麼快就到達幸福快樂的結局,台灣-這塊土地上除了我們平時所講的華語、各種不同的閩南語、客家語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被認為是南島語系發源地的原住民語,都在漸漸地消失中。他們就像是快絕種的動物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足夠的「醫療知識」救這些語言,但我們能做的是不要成為殺死語言的兇手。只要他還活著,就還有希望。記得語言是怎麼死的嗎?一旦再也沒有人把他當成母語,他就會被判定為死亡,像那些課本上的拉丁語屍體一樣,要遇到連文字都沒普及的,就會死得更冤更悽慘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