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輕易觀察到,人們隨著職業、性別、年齡、出身地區等不同,會有不同的語言使用習慣,例如筆者的爺爺,使用華語時就帶有閩南語腔調。這些「腔調」,主要成因來自母語和使用語言音韻系統上的差異,不過,爺爺一輩子講的話,真的都是相同的樣子嗎?
語言學家 Holmes 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在紐西蘭英語當中,-ing 的發音有與 -in 發音混同的趨勢,於是 Holmes 分別調查了20多歲、40多歲、70歲以上的男性,發現20多歲的年青男性與7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的方言影響較嚴重、將ing發為in的情況相較40多歲男性來得顯著。Holmes 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現象的人,許多社會語言學家都做過類似的研究。
根據Holmes的觀察,在甫出社會之時,人們並不覺得有修正自己發音的必要。然而隨著時間一長,會愈來愈將自己的口音修為一般被認為是「標準」的發音,這與社會給予的壓力、社會人口組合的多數有關,可視為一種適應行為,這樣的情況在30歲至55歲之間的壯年最為明顯;然而到了退休後,生活圈幾為親朋好友,社會壓力較小,自己原生的發音也再次出現。
同樣的情況並不是只在紐西蘭發生:底特律方言中的多重否定句,在青少年間使用的頻率遠比成人多;居住在加拿大蒙特婁地區的法語使用者,則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使用英法雙語,然而英語程度卻也同樣在30至50歲最為巔峰,一旦退休,英語程度就又開始退化。
與方才提到的紐西蘭英語變體相同的是,這些例子都呈現出我們在中年時,語言表現會與被認為是「標準」的語言特色相當接近,然而一旦步入老年,就又會展現出原生、特殊的語言腔調。
根據許多研究看來,人在生長過程中,會漸漸學習到除了自己母語、習慣的表達方式外,各式各樣的變體,用剛才紐西蘭英語的例子來說,在青少年時期,大多人會認識到ing結尾有兩種發音,而實際的發音也時而混同不分,青少年這個時期的語言相當廣幅,包含各式各樣的變體。之後隨著社會化、自我認同等多重因素,我們開始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發音、用詞等等,以符合社會的期待。
另一位語言學家 Eckert 針對這點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她找了底特律近郊的一間高中,調查學生的語言使用狀況。她從學生中取出三組人馬,一組是對學業極有熱忱、積極參與各式活動及希望就讀大學的學生,一組則是對學校體制教育較缺乏動力、未來準備就職的學生,最後再於兩者間劃分出中間組。Eckert 以 mother、supper 等字的母音為觀察對象(發音為[ʌ]),發現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隨時間過去,整組群體[ʌ]發音的頻率愈來愈高;相對於此,未來打算直接就職的學生組則發 [ʌ] 的頻率愈來愈少;中間組則介於兩者之間。
此外,三組群體無論是哪一組,其標準發音的頻率都較該地成人為低。從這研究可以發現,即便青少年相較於成人,發音標準化程度仍較低,但由於自己在群體中的定位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語言表現。
人的語言使用一生都在浮動,也許現在的我們應當錄下我們交談的聲音,數年後回來聽,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差異;或者,爺爺其實也說過程度上較為「標準」的華語。
至於為什麼以上研究多是找男生呢?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女生講話一般比男生咬字清楚又「標準」?這就要說到男女在一些社會上的語言使用,因為傳統印象或其他因素,並不是完全平等。同樣口音較重,男生可能被認為沒關係,女生就容易受到社會壓力,因而造成在台灣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社會中,男性的語言使用者的口音一般較女性使用者為重,也難怪許多社會語言學家研究這些議題時,多針對男性樣本調查了!
語言學家 Holmes 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在紐西蘭英語當中,-ing 的發音有與 -in 發音混同的趨勢,於是 Holmes 分別調查了20多歲、40多歲、70歲以上的男性,發現20多歲的年青男性與7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的方言影響較嚴重、將ing發為in的情況相較40多歲男性來得顯著。Holmes 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現象的人,許多社會語言學家都做過類似的研究。
客倌您看看!其實年輕人和老年人在一些字的發音上腔調一樣重! |
根據Holmes的觀察,在甫出社會之時,人們並不覺得有修正自己發音的必要。然而隨著時間一長,會愈來愈將自己的口音修為一般被認為是「標準」的發音,這與社會給予的壓力、社會人口組合的多數有關,可視為一種適應行為,這樣的情況在30歲至55歲之間的壯年最為明顯;然而到了退休後,生活圈幾為親朋好友,社會壓力較小,自己原生的發音也再次出現。
同樣的情況並不是只在紐西蘭發生:底特律方言中的多重否定句,在青少年間使用的頻率遠比成人多;居住在加拿大蒙特婁地區的法語使用者,則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使用英法雙語,然而英語程度卻也同樣在30至50歲最為巔峰,一旦退休,英語程度就又開始退化。
與方才提到的紐西蘭英語變體相同的是,這些例子都呈現出我們在中年時,語言表現會與被認為是「標準」的語言特色相當接近,然而一旦步入老年,就又會展現出原生、特殊的語言腔調。
根據許多研究看來,人在生長過程中,會漸漸學習到除了自己母語、習慣的表達方式外,各式各樣的變體,用剛才紐西蘭英語的例子來說,在青少年時期,大多人會認識到ing結尾有兩種發音,而實際的發音也時而混同不分,青少年這個時期的語言相當廣幅,包含各式各樣的變體。之後隨著社會化、自我認同等多重因素,我們開始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發音、用詞等等,以符合社會的期待。
另一位語言學家 Eckert 針對這點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她找了底特律近郊的一間高中,調查學生的語言使用狀況。她從學生中取出三組人馬,一組是對學業極有熱忱、積極參與各式活動及希望就讀大學的學生,一組則是對學校體制教育較缺乏動力、未來準備就職的學生,最後再於兩者間劃分出中間組。Eckert 以 mother、supper 等字的母音為觀察對象(發音為[ʌ]),發現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隨時間過去,整組群體[ʌ]發音的頻率愈來愈高;相對於此,未來打算直接就職的學生組則發 [ʌ] 的頻率愈來愈少;中間組則介於兩者之間。
此外,三組群體無論是哪一組,其標準發音的頻率都較該地成人為低。從這研究可以發現,即便青少年相較於成人,發音標準化程度仍較低,但由於自己在群體中的定位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語言表現。
人的語言使用一生都在浮動,也許現在的我們應當錄下我們交談的聲音,數年後回來聽,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差異;或者,爺爺其實也說過程度上較為「標準」的華語。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或者,我們每天都在調整說話。 圖片版權:麻瓜的語言學 |
至於為什麼以上研究多是找男生呢?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女生講話一般比男生咬字清楚又「標準」?這就要說到男女在一些社會上的語言使用,因為傳統印象或其他因素,並不是完全平等。同樣口音較重,男生可能被認為沒關係,女生就容易受到社會壓力,因而造成在台灣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社會中,男性的語言使用者的口音一般較女性使用者為重,也難怪許多社會語言學家研究這些議題時,多針對男性樣本調查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