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對許多人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無比的一項語言。既然手語也是「語」,自然也就在語言學的研究範疇,許多地方也有專門研究手語的學會組職。不過讓人好奇的是,手語可以成為某個人的「母語」嗎?
答案是肯定的-手語同樣是語言的一種,有許多人的母語就是手語。手語下有許多分類,失聰人士平時使用的手語稱為「自然手語」,跟口語語言構詞、語順、語法皆有許多不同。
手語可以翻譯華語、日語、英語等口語語言,但自然手語並不是口語語言的翻譯,而是一套語序、構詞、語法皆大有不同的獨立語言。
另一種手語則稱作「文法手語」,是照著口語語言比的手語,也是手語和口語語言的橋樑。簡言之,文法手語就是把我們講的話逐字用自然手語的字打出來。
口語語言和手語都有最小構成單位:口語語言的發音,主要靠呼出肺部氣流,並透過聲帶震動、口腔各個部份調音。例如當我們發母音時,我們必須調的舌頭位置前後、開口度大小,以及唇部放鬆或嘟圓。而手語則是靠手形、位置、動作來構成不同的詞語。
手語跟口語語言一樣,有不同語言之分,同樣也有語言系統。像口語語言一樣,手語有分美國手語、法國手語、中國手語、日本手語、台灣手語……等許多種類。不同的手語,不但語序、構詞、語法可能不同,單詞之間也互不相通。
例如:表示顏色的「白」,在台灣手語及日本手語,是將嘴做一字形露出牙齒,並以手指牙齒表示(台灣自然手語:影片) 。
美國手語則是以單手在胸前向前做出抓取動作(美國手語:影片)。
香港及中國南方手語,則是將掌心對外放兩次表示(香港手語:影片)。
不但有語言之分,手語也與口語語言一樣有各種不同方言。例如剛剛的「白」,在日本東京及許多其他地方,是以手指牙齒;不過在京都手語,則是以手在臉上打粉撲的動作表示。
台灣的聾人之間溝通用的自然手語,稱作「台灣自然手語」(TSL),與韓國手語同屬於日本手語系統,最早可溯自日本統治時代。當時台灣南北各設有盲啞學校,教授日本手語,也因此台灣手語可視為日本手語同系。不過北部是當時日本東京所通用的手語,南部則偏大阪手語,雖大致相通,但有許多細微部分不同。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也有一些中國的聽障師資來台。這些教育者的中國手語也影響了台灣手語,特別是較多移民的北部手語,以戰前的日本手語為底,摻雜了許多新的中國手語用詞,形成類似混成語的語言。至於南部,則保留了較多戰前日本手語的表現。
自然語言會有聲調、重音等音韻現象,沒有重音的地方則容易弱化或消失。有趣的是,手語中也有「重音」,一連串的動作中有必定得表達的「重音節」,也有容易弱化、消失的弱音節。而口語的的「語氣」,也同樣能用動作或表情傳達。
正因為手語跟口語語言一樣,下有這麼多分類及語言差異,手語翻譯也非常重要,除了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將口語語言翻譯成手語的翻譯外,在許多國際場合,也有不同手語之間的翻譯。
下次苦惱要學習什麼語言時,不妨也把這樣豐富迷人的手語列入其中一個選項,體會一下用手說的語言吧!
答案是肯定的-手語同樣是語言的一種,有許多人的母語就是手語。手語下有許多分類,失聰人士平時使用的手語稱為「自然手語」,跟口語語言構詞、語順、語法皆有許多不同。
手語可以翻譯華語、日語、英語等口語語言,但自然手語並不是口語語言的翻譯,而是一套語序、構詞、語法皆大有不同的獨立語言。
另一種手語則稱作「文法手語」,是照著口語語言比的手語,也是手語和口語語言的橋樑。簡言之,文法手語就是把我們講的話逐字用自然手語的字打出來。
口語語言和手語都有最小構成單位:口語語言的發音,主要靠呼出肺部氣流,並透過聲帶震動、口腔各個部份調音。例如當我們發母音時,我們必須調的舌頭位置前後、開口度大小,以及唇部放鬆或嘟圓。而手語則是靠手形、位置、動作來構成不同的詞語。
手語跟口語語言一樣,有不同語言之分,同樣也有語言系統。像口語語言一樣,手語有分美國手語、法國手語、中國手語、日本手語、台灣手語……等許多種類。不同的手語,不但語序、構詞、語法可能不同,單詞之間也互不相通。
例如:表示顏色的「白」,在台灣手語及日本手語,是將嘴做一字形露出牙齒,並以手指牙齒表示(台灣自然手語:影片) 。
台灣手語(TSL)「白」截圖(資料來源:TSL台灣手語線上辭典) |
美國手語(ASL)「白」截圖(資料來源:ASL dictionary) |
香港及中國南方手語,則是將掌心對外放兩次表示(香港手語:影片)。
香港手語「白」部分截圖 |
不但有語言之分,手語也與口語語言一樣有各種不同方言。例如剛剛的「白」,在日本東京及許多其他地方,是以手指牙齒;不過在京都手語,則是以手在臉上打粉撲的動作表示。
台灣的聾人之間溝通用的自然手語,稱作「台灣自然手語」(TSL),與韓國手語同屬於日本手語系統,最早可溯自日本統治時代。當時台灣南北各設有盲啞學校,教授日本手語,也因此台灣手語可視為日本手語同系。不過北部是當時日本東京所通用的手語,南部則偏大阪手語,雖大致相通,但有許多細微部分不同。
1920年代的台南盲啞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 圖片來源連結 |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也有一些中國的聽障師資來台。這些教育者的中國手語也影響了台灣手語,特別是較多移民的北部手語,以戰前的日本手語為底,摻雜了許多新的中國手語用詞,形成類似混成語的語言。至於南部,則保留了較多戰前日本手語的表現。
自然語言會有聲調、重音等音韻現象,沒有重音的地方則容易弱化或消失。有趣的是,手語中也有「重音」,一連串的動作中有必定得表達的「重音節」,也有容易弱化、消失的弱音節。而口語的的「語氣」,也同樣能用動作或表情傳達。
正因為手語跟口語語言一樣,下有這麼多分類及語言差異,手語翻譯也非常重要,除了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將口語語言翻譯成手語的翻譯外,在許多國際場合,也有不同手語之間的翻譯。
下次苦惱要學習什麼語言時,不妨也把這樣豐富迷人的手語列入其中一個選項,體會一下用手說的語言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