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談談麻瓜,也談談科普

今天想在這裡記錄一下麻瓜這個小小的空間,從它出生至今,也已經近乎七年。幕後的麻瓜先生實稱不上是一個很積極的經營者,抱著想寫就寫、隨意所至的心態,但回頭看來不寫的時間卻似乎又更長一些。前陣子久未聯絡的友人提到了麻瓜,赫然發現好像從沒對讀者分享過關於這裡的故事,於是來寫寫麻瓜這個地方的故事。它可能沒有很多語言學的成份,還請老讀者見諒(定位大概是麻瓜的心得文)。

麻瓜的語言學這個部落格,是麻瓜先生-也就是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我-在2014年創立的。當時的我人還是個語言學體制內的學徒,初始也沒什麼很華麗的夢想或漂亮的故事,猶記得是我在私人臉書上貼了一些關於語言學相關的文章,身邊一些較有聲量的前輩轉傳分享後,開始獲得了一些迴響。當時這個平台和臉書頁面的草創都是很狼狽的-想起來頗為好笑,在大家開始給予那些我寫在臉書的文章肯定後,突然多了好多不認識的人想要加我為好友,由於我的臉書夾雜了各種資訊,也沒準備好以真面目示人,就創了麻瓜把語言學的文章放上來,也讓我可以在上面盡情的寫而不會打擾到真實世界的友人。

而至於那之前為什麼我開始寫點語言學的東西,是因為身為語言學的學徒,深覺最快的方式就是將知識消化後用自己的話再傳遞出去。另外一方面,也覺得語言學當時太低調了,常常看到網路上各路對語言有興趣的人,用自己的想法和推測拆解語源、分析語言,內容有趣但卻與語言學的長期的累積有些出入時,都會很希望能介紹一下這門學問給他們。

在麻瓜產量較豐的時期,承蒙了很多外部平台所給的機會,不管是當時的故事,或者後來的關鍵評論及一些新聞媒體,都時常轉發這裡的文章。後來還遇到了一位很照顧我的出版社總編,之所以說很照顧我,是給了我出版的機會和很大的自由空間。(拖到現在仍未完成,麻瓜卻還活得好好的,就可見到總編如何寬宏大量……)遇見許多詢問中,印象較深的是把麻瓜的文章轉型為收費訂閱平台的邀請,最終雖然一個也沒有允諾(其中一個原因還是我太懶了,能力有限沒自信能有穩定產出),但也讓我一直在思考所謂科普的任務、跟學術的界線,以及怎麼讓它持續下去。

科普-或者有些麻瓜的讀者會把麻瓜稱作「語普」-在我的想像裡,是個透過中介角色把學術知識消化成業界以外的人也容易理解的語言,並將中心知識傳出去的過程。學術界裡頭的知識常有很高的門檻,而在現代社會裡,也不是人人都有時間坐在那些被建構好的教育空間裡專心學習每一門知識。然而我們常又有對知的欲求,於是透過像科普這樣的存在,吸收一些被精心轉化過、精簡的知識,在硬知識和一無所知間獲得一個滿足的平衡。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科普極為重要,它補足了我們沒有時間去好好系統學習、卻又想知道、需要知道的知識,為我們生活的枝幹添了一些繽紛的素養。寫科普的人,某種程度上頗像是傳教士的存在,把想傳遞的內容用一些包裝和改寫,讓更多人得以接觸。

跟本文無關的一張照片。過去在日本看到的一張告示,用羅馬字拼寫日語,讓我一直在思考這張告示的受眾是誰,覺得很有趣。


真要開始「科普」,當然也會有各種問題。

初期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是要怎麼把知識換成好懂的形式,要犧牲哪些細節。我在寫這裡的文章時,也常會陷入這樣的思考,初期還會遇到許多不太諒解的人,批評「怎麼可以這麼簡化呢?其實還有好多細節的」。後來我就釋懷了,其一是自己在轉化的過程開始學會用一些敘述方式,讓讀者知道文章說的可能只是一個事物很明顯的一面,要深究還會有很多細節可以挖;二是科普的主要目的,畢竟還是像導覽,引著讀者到知識殿堂的門口,看看裡面大概是長什麼樣子。一些讀者看完會去別的房間,一些則會進門看看,幸運點可能有些就決定長駐於內了。再怎麼說,科普應當還是要將知識「處理」過的,至於怎麼處理,各有千秋,也很難說什麼是好。

其次,科普要試圖對話、化解的「迷思」,常常跟學術界的重點是相左的,且常會週期性出現,若要作為一個盡職的科普寫作者,就需要定期提醒讀者類似的內容,像我這樣身兼他職的「一人團隊」時會力有未逮。這也是必然的-畢竟科普的對話對象是普羅大眾,舉語言學而言,大眾常會有類似的對語言的偏見,即便寫了一篇文章,也常常會被讀成各種不同的樣子,有幾次確實自己還是會有些小小灰心(但不會持續很久)。

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對於語言和方言的界定,這件事有許多社會認同和政治成份在裡頭。我並非要說政治不好,政治無所不在,且對我們的生活相當重要,但這到底不是語言學裡頭主要在討論的問題,國際研討會上可能會有一些社會語言學家會討論到認同如何影響語言,或者可能有些歷史語言學家、語言類型學家想知道某個語言到底裡頭有什麼成份。但關於某個語言是語言或是方言,那並不是一個能透過語言學方法嚴格定義的東西。當然「語言相通性」是一個很大的基準,但「語言相通性」再細緻討論下去,仍然定義不了語言與方言,原因是因為語言的特徵常常是連續性的,而且兩個語言之間的相通性很難客觀評估,跟語言特性、語言在社會上的地位等都有很大關係(舉例而言,葡萄牙語使用者有較大機率能在沒受過系統訓練下的情況下聽懂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使用者在同樣條件下較難聽懂葡萄牙語。這裡頭有很多因素,有一些社會性的因素是很難用語言學實驗過濾掉的)。寫科普時也常要決定是不是要繼續處理一樣的問題,尤其許多問題常是沒有一個答案的。

最後我個人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在我們的社會中,這些知識該由「誰」來傳遞給大眾呢?

研究者可能是不錯的候選,而在語言學裡頭當就是語言學家了。在現今許多地方研究費「取之於社會」的狀態下,研究者做科普也是一種良善的「社會回饋」。問題在於語言學家多半是焦頭爛額的(相信所有領域的研究者都是),平常除了要進行自己領域的研究、關注世界各地的最新成果外,通常還身負教學責任、行政責任,可能同時還面臨求職(找tenure)或升等壓力,要再分心科普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自己想了幾個的方法,沒經過嚴格評估過,各位也就隨意看看。

第一,要持續維持一個領域的內容普及,若要靠在一線的研究者,首先可能得要建立一套能評估科普貢獻的機制,在許多地方的現行制度下,科普是獨立於研究工作以外的部分,許多機關是不會對研究者普及知識有任何評價的(但現實而言投入越多普及工作,就會壓縮越多研究時間),也造成許多分身乏術的研究者即便有熱情,也難以投入科普。 有些機關會對外開設語言學工作坊或講座,我覺得是很好的嘗試,但整體而言似乎仍較少。

第二,可能是要讓在語言學路上的種子選手-通常也就是語言學系所的學生-有更積極參與科普的機會,並給予一些正向評價(現實來說就是會被當成一件「認真的事」並給予回饋,不管這個口饋是實質的學分還是金錢上的、精神上的)。麻瓜這個平台曾有想過找各路語言學同好共同經營,也是因為這樣讀者會發現有幾篇文章不是我寫的,不過後來還是以失敗告終了,原因很多,但要持續有產量還是最大的難關(當然也因為這裡畢竟還是個很小的平台)。

第三,或者是降低科普的門檻,讓像麻瓜這樣,很愛語言學的人-無論是不是靠語言學吃飯的-可以比較輕鬆科普的空間。各地的知識問答平台-類似 Quora 或知乎可能類似這樣,當「版上」有很多相關專業人士,大家上去問問題就可以獲得專業人士解說時,也就達到了知識的傳遞(雖然要建立這樣的平台並維持住還是件很難的事,遙望台灣的知識+…)

當然這只是拋磚引玉,一定還有更多方法,只是現在大家習慣吸收知識的方式(例如影音),需要花許多時間成本,對於研究者而言,恐怕還是比較難與本業同時進行。或者能不能讓研究者用研究費外包、拍科普影片呢?(聽起來就非常有難度)

關於降低傳遞成本(=有時候忙了一天要寫文章太花腦力和時間......),之前也有想過是不是開個clubhouse或者Podcast,定期找個時間讓大家一起聊聊語言學,當然語言學內因為分工很細,就我一人恐怕也很難回答每個學門的問題,所以可能可以找找各路語言學研究者一起來聊聊?

最後麻瓜也發現,這幾年有越來越多語言學相關的平台出現,也有看到有語言學的 YouTuber 或 Podcast 出現,看了滿開心的。無論用什麼樣的媒介、在哪個地方經營,都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投入,讓語言學的知識能更有效率的轉化給所有的人。



留言

匿名表示…
http://bestpopsci.blogspot.com/?m=1
匿名表示…
2022還在看:)
謝謝麻瓜對語言學普及的用心~
匿名表示…
身為一個方言學專頁的管理員,我非常認同你的觀點!加油!!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我們怎麼學外語?-Krashen 的五個假說 (Monitor Theory)

  人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第二語言,這是個直至今日都還在語言學界及語言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在諸多理論中,有一些較為代表性的理論,還是可以介紹給大家。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