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文不是表音文字嗎?

小時候聽說拉丁字母是表音文字,但是學英文的時候明明不是這樣,一堆字根本不照拼字發音,decide和decision, 3個 i 念法都不一樣,到底誰在說謊?


況且,不要說我們外國人了,連英語母語者從小到大都一定會經驗過「拼錯」。如果拉丁字母真的是表音文字,那麼念什麼就拼什麼,怎麼會出現「拼錯」這種情況呢?

沒錯!拉丁字母確實是表音文字,這也是你不管學德文西班牙文還是波蘭文,只要是表音文字的語言,就算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都能大概知道怎麼念。其實很久以前的英文也是這樣,寫 i 就念「一」,寫 e 就念「ㄝ」,所以 time 就念成「踢妹」;foot 兩個o,念法就是長長的 o;feet有兩個e,就是念長長的e。夠簡單吧!

14世紀開始的幾百年之間,這些母音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搬家」,就像下面的圖所示,剛開始是一些有重音的長母音開始變成雙母音,但大家可以想像我們的口腔是一個固定的空間,就像小小的台灣島一樣,這些母音搬到別的地方,那麼原來住在別的地方的人就勢必得搬家,畢竟空間不夠啊!語言上,就是這些字開始出現同音,像剛剛那個 i ,如果念成 ai ,那不就分不清楚是 ai 還是 i 了嗎?為了分辨,原本的 ai 也得跟著搬家。就這樣一個趕一個,最後每個母音就都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發音。

但原本住得好好的,幹麻搬家咧?大家還記得14世紀開始的幾世紀,歐洲發生了什麼大事嗎?

Bingo!就是黑死病!在那個遙遠的時代,文字是特權階級的奢侈,文字記錄的也就是當時上層階級所說的英語。原來在那個時候,各個階級的人的發音是不相同的。然而,因為黑死病,一來就造成英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階級大洗牌,發音也開始混雜-先從幾個母音移位開始,接著原本居住的母音也被迫搬家,像食物鏈一樣一個咬一個,促成了這一場世紀級的母音搬遷。

另外一件事,就是印刷術。要是當時沒有這項技術,事情也還有轉圜的餘地,手寫資料有限,只要更改拼法就好了,偏偏當時活字印刷出現,剛好在黑死病流行、母音搬家的幾個世紀,印刷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英語的拼字也逐漸定型。有些字途中改了拼法,有些字卻沒有;在這樣紛亂的時代背景下,英文的「拼字」和「發音」開始漸行漸遠,兩者不再是單純的一對一關係,o可以不念歐,a也可以不念阿,e可以念大開口、小開口、也有輕輕念個ㄜ的,有時候還可以不發音咧!

這就是英語史上著名的「母音大遷移」(Great Vowel Shift),那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啦!

(圖為母音大遷移及其推估變化階段)

留言

Unknown寫道…
這個太扯惹 @@
Unknown寫道…
您好!!請教一下:
若黑死病和印刷術是英語背離表音的成因,
那為何其他鄰近歐陸語言似乎就沒有發生這樣的現象?@@
謝謝~
Anthony表示…
我的想法是,倫敦是當代英語使用者的集中地,而其他歐洲語言沒有這個情況。
Unknown寫道…
  或許因為「各個階級的人的發音是不相同的」在英語中是特別強的狀況?因為諾曼入侵的緣故,英格蘭特別在上流社會和一些社會階層中有其分化的語言傳統。
Unknown寫道…
其他語言當然有
但沒有像英語如此劇烈
而且那些語言大多都在之後改變拼法
只留下一些為數不多的不規則
像是德語ei念ㄞ
法語oi念ㄨㄚ等等的
Unknown寫道…
特權階級說的不是法語嗎
英語是下層人民說的吧?
Unknown寫道…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我們怎麼學外語?-Krashen 的五個假說 (Monitor Theory)

  人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第二語言,這是個直至今日都還在語言學界及語言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在諸多理論中,有一些較為代表性的理論,還是可以介紹給大家。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