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需不需要對孩子說「媽媽語」(motherese) ?

相信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對小朋友說話的時候,不自覺就會切換成一種非常可愛有趣的頻道,這個頻道語言學上叫做「媽媽語」(motherese)。但話說回來,媽媽語究竟有什麼實際的作用呢?

「來來來,吃飯飯囉!吃飯飯好不好?好~媽媽餵,嘴巴阿~」

  這是你我應該都不陌生的台詞,我們小時候,大人們總這麼對我們說話。有一天我們為人父母,不自覺地也開始對小孩子這麼說話。不,無論我們在什麼年紀,好像面對小孩,這個頻道就會自然而然地啟動。



  這種語言在語言學上稱做「媽媽語」(motherese),是我們為了讓小朋友了解我們的話所產生的語言形式。媽媽語有幾個特徵,例如:用較為簡單較短的詞語、用誇張的語調說話、使用疊字詞、使用較抽象的詞語、時常換句話說、較誇張的停頓、較常使用命令句或疑問句等等。

  但說到這種媽媽語對小朋友的語言學習是不是有幫助,語言學界就出現分歧了。認為這種媽媽語對母語學習過程相當重要的學說稱做「媽媽語假說」,如 Gleitman 就認為媽媽語是不可或缺的過程。相信看到這裡的你我,也都對此深信不疑。不過,語言學家卻發現,世界上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例子似乎打破了這個思維!

  Schieffelin 在1979年發表了一篇對新幾內亞卡魯利族(Kaluli)的觀察。卡魯利族稱6個月前的嬰兒叫做「不會理解的人」,在他們的文化中,除了名字以外,這個時期是完全不對孩子說話的,連抱的時候都是朝外抱,沒有任何眼神交流。到了6個月大之後,媽媽在孩子犯錯開始會用命令句跟孩子說話,但說的也不是我們剛剛的媽媽語,而是以諸如「你以為你是誰啊?」這種跟成人說話的方式。在卡魯利族的習俗裡,直到孩子說出「媽媽」或「ㄋㄟㄋㄟ」,他們才算是「能溝通的個性」,從這個階段開始,大人們才開始教導孩子說話。
  有趣的是,卡魯利族在教導孩子說話時,也絕對不用媽媽語,他們只是把自己平常的話講一次,然後對孩子說「說我說的話。」所以族人與孩子的對話就像是……

媽媽:「媽媽,我要吃飯。說!」
孩子:「嗯?」
媽媽:「媽媽,我要吃飯。說!

直到孩子說出這句話為止。

  這在語言學家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卡魯利族的孩子長大後仍然有完整的語言能力。除了卡魯利族以外,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也有這樣的文化,瓜地馬拉使用 Quiche 語的馬雅族,也同樣沒有使用媽媽語的習慣,但這麼一說,是不是就代表媽媽語沒有必要性、我們其實可以跟小朋友用大人的方式講話?還可以讓小朋友學得更快?

  的確,有些學者確實是這麼主張的,這些學者們主要認為,媽媽語其實只是讓小朋友更漸進學習母語的角色,它並不是不可或缺的,即便大人們都用平常的方式說話,小朋友也能學好母語,甚至有學者主張,沒有這個階段孩子可以將母語學得更好。順帶一提,外語學習能力被認為與孩子的母語程度有很大的關係,依照這個邏輯看來,不對孩子說媽媽語,說不定未來還間接可以讓孩子說得一口流利的外語。

  欸欸,別急著跑去對孩子分析國家大事。還有個研究指出,在孩子還無法好好使用母語時,給他太多的語言資訊,反而會讓他說的話變少。這很可能是資訊太多、孩子無法有自信開口有關。還有還有……不使用媽媽語,很可能讓你自己生悶氣,因為孩子可能會經歷一段較久的聽不懂的時光(雖然用了也會有這段時期,只是可能較短)。一旦對孩子發脾氣,他以後都不講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那我們的孩子該怎麼辦?最終還是希望爸媽們都別心急!不要過度使用媽媽語,孩子夠聰明、聽得懂大人們的話。若真遇到聽不懂,可以適度使用一些較好懂的詞語。平時多讓孩子們接觸各種場景、聽你們怎麼聊天說話,在充滿愛與鼓勵的環境下學習,孩子們一定會有不錯的表現的,畢竟學習最大的動力還是來自於成就感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

台語是不是「方言」?

台灣閩南語或客家話是一個語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