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能把語言純化嗎?-中文裡頭的「和製漢語」

古今東西,上至政府,下至人民,甚或你我前陣子可能都讀過的語言癌,用語言來建立權威的人不絕如縷,輕者審其標準,激烈者就追求「語言純化」-反對改變、抗拒非本國的詞語,是這類運動常出現的聲音。


但我們真的能洗出「純粹」的語言嗎?再說明白點,真的可以做到不講外來語而講「純粹」的漢語嗎?很可惜,恐怕不行。就舉我們較熟悉的現代台灣華語(也就是俗稱的國語)來說,它跟唐朝的漢語比起來,差異之大已可說是不同語言,再者,在華語之中的外來詞其實數量不少,舉凡「沙發」、「宅急便」、「杯葛」、「葡萄」。這些我們都學過,不稀奇,但要是說起「服從」、「衛生」、「科學」、「重點」、「作品」、「經濟」、「政治」這些都是外來語,可能有些人會跟我一樣驚訝,它們還只是一小部分,若真的要把外來語去掉,我們恐怕真的講不了國語,因為「國語」這個詞也是外來語。

時間來到清末,甲午戰爭落敗的中國,決心派遣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除了學費較為低廉外,對當時的中國人而言,日本文化想必也較歐美容易習慣。1896年,第一批中國學生出發,之後的每年人數不斷增加,直到中日戰爭1937年爆發,一共有六萬多名留日的中國人。

1905年孫文與留日中國學生合影(圖片來源:http://www.xjass.com)


這些中國留學生其中一個重要任務,便是將無數的新概念及新事物帶回家鄉,但這些新東西每個都有新名字,那歐語在紙上如同蟲子鑽動,要帶回中國還不容易,還好日本人已經翻得差不多,更方便的是日本人用漢字來翻,開封即可使用。加上日文中有漢字,對當時的中國人翻譯起來也較為省事,截至二戰結束,中國一共翻譯了兩千六百本左右的日文書籍,在翻譯時,也把這些日譯詞帶入中文,甚至把一些字和文法也帶入了中文。

這些詞的數量根據統計,約有一千個詞左右,且在我們生活中的使用頻率並不低。例如「方法」、「背景」、「知識」、「投資」、「抗議」、「健康」、「希望」甚至「電話」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也傳入了一些句型,諸如「基於」、「關於」、「由於」、「成為」、「看做」;甚至還帶入了一些日本人所創造的漢字,諸如「癌」。(原來「語言癌」也是外來語無誤。)

回到當時的中國,有許多學者對這些日語詞非常感冒,最有名的一段軼事當屬張之洞-張之洞非常憎惡這些「不倫不類」的日語詞,要遇到這些詞,便是批改修正;遇到愛用這些詞的文人,也絕不拔擢。有次學生不小心在張之洞面前用了「手續」,張之洞板起臉來:「以後別用這些新名詞!」只是張之洞當時忘了,「名詞」這個詞其實也是日語來的。除了他以外,嚴復也討厭這些外來詞,甚至努力翻譯、期望能打倒這些詞,然而最後終不敵和製漢語的強大勢力。

嚴復花了許多心力翻譯,但仍改變不了和製漢語傳入中文的趨勢。


直至今日,許多日語詞已融入我們的語言當中,分也分不開了,要完全拋棄這些詞語寫一些作文,反而是件困難的事。語言就像不斷演化的生命,所謂純粹的語言不是不可行,但恐怕得放棄所有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因為一旦出現對話,人們就得開始交換「概念」,這個過程恐不是少數人所能決定的,就好比法國這個強調語言「標準化」、甚至有專責機構負責制定標準語言、避免使用外來語的國家中,人民仍會為了便利使用許多英語外來語。只是有時候想,要是嚴復他們當時翻譯的詞成功壓倒了這些日語詞,那麼我們現在說的話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來來來,上課了。我們人就是么匿,一群么匿就是拓都。唉,那位同學你笑什麼,不是妖孽好嗎?你涅伏有病啊?」老師說。

(註:么匿-單位;拓都:集合;涅伏:神經。)

留言

匿名表示…
原來那時的中國人偏好音譯啊(筆記
閒人寫道…
「癌」字不是日本造的,只是用來表達醫學上的新意。《說文解字》注:惡,蝮壹類毒蛇;腫即臃,不潰爛者爲腫。“瘤,腫也。”《釋名·釋疾病》:“瘤,流也。血流聚而生瘤腫也。”
做為接收西方文化的媒介,日本確實有很大的貢獻。漢語、漢字、漢詞本來就會隨著時代改變。唐宋以前:行是走,走是跑。休走(莫走) ==> 不要跑。新造漢詞只要不過於偏離漢字本意,就可以接受。
Hattivatiit寫道…
原來希望是日本人幫忙翻譯引介進來的...

漢文以前對於希望有概念嗎?
又是什麼呢?
有點好奇
最大問題是,近百年來中華地區的人士◆要不就是懵懂地在使用。不願意去搞清楚這些當年被構造出來的【和制漢語詞彙】到底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麼東東?有什麼內涵需要表達出來◆要不,令人啼笑皆非想當然的,是不斷人為地,自以為是地,給這些和制漢語添加內涵和外延,搞得不倫不類。比如【文化-CULTURE】就是一個例子。人家西語表達的是(集群公共認知或觀念共識的公共性多樣性表達)。這個才是內涵,外延是可以包括(文字、思想、歌曲、舞蹈、所謂的佛教基督教核心學說等)內容。也包括福澤諭吉期待的,日本國民日後各個都具備美好的品德,從小得到教化!但絕不是反過來。就會出現內涵很多,外延也很多的怪像!
吉野夫寫道…
還有一些日語漢字未傳入(或是未普遍),像是「注文」、「見積」、「案內」… 不曉得是不是嚴復等人成功擋入了呢? :)
匿名表示…
Wikipedia「和製漢語」條目中的討論頁

https://wikipedia.kfd.me/zh-tw/Talk:%E5%92%8C%E8%A3%BD%E6%BC%A2%E8%AA%9E

網友所提供的資料,據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馮天瑜撰寫的《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暨南大學的曾昭聰教授等發表的《〈新名詞訓纂〉中的日源外來詞研究》等研究,似乎和製漢語在日常語言中不如傳言的多。

不知版主以為這些資料可信度如何?
匿名表示…
用注音音譯搞不好就贏了
ㄊㄟㄌㄜㄈㄥˋ(字體要再小點)
電話
你覺得在人口接近九成是文盲的清末民初的中國學注音跟漢字哪個容易?
然後嚴復給他翻德律風delyufon...= =
歸根究柢失敗根本不是音譯意譯之分,是那些先烈翻得既不是音譯也不是意譯
說到底就是時代所限,覺得一定要用書面語的漢字,這沒有辦法...
ryTeach2020寫道…
長知識了,
感謝。
匿名表示…
歸根究柢失敗根本不是音譯意譯之分,是那些先烈翻得既不是音譯也不是意譯

< 那個時候沒有國語/普通話,主要是「官話」。但是一些音譯詞未必是用「官話」翻譯的,有些可能是作者根據自己本身的家鄉話的音翻譯的,所以拿到我們現在用國語的人眼中,有時可能會顯得不倫不類
匿名表示…
比起現代透過國民教育推廣的國語或普通話,那個時代的「官話」主要是到京城做官的人學到的朝廷所在地的口語,但這些讀書人學到的「官話」,對一般民眾遠遠不到將當地民眾的口語給取代的地步,但並不是沒有影響,對於各個時代官話對各地漢語語言的影響,可以去查「文白異讀」,其中的「文讀」就是過去官話對當地語言產生影響的痕跡,而白讀就是相同的漢字,在當地傳承下來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語的形式。

學過日語的人,可以把文讀想成日語的「音讀」,而白讀想成日語的「訓讀」。
匿名表示…
回歸主題,其實現在中文使用和造漢語,嚴格講起來是「借譯」(calque,或者loan translation),而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借詞」(loanword),一般「借詞」指的是有實際借用發音的狀況,但漢語借用日語漢字詞,主要是借用那個構詞法(因為漢字的本質的緣故,這會反映在「拼寫」上),而不是這些字在日語中的讀音,在借回來後,人們是用漢語的發音來讀那些漢字詞的,因此算是用漢語固有的詞素,去仿造那些日語詞,只是在漢字書寫上表現得一樣而已。

「借詞」指的一般是把外語原本的發音給直接搬來;「借譯」一般指的則是用對應某個外語單詞的本土詞素,來仿造意思相對應的詞。中文當中的日語漢字詞,大多在事實上屬於「借譯」的範疇。
mOby寫道…
"癌"非和製漢字
別再以訛傳訛了
tab寫道…
如願的願就是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

台語是不是「方言」?

台灣閩南語或客家話是一個語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