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歸傳統文字的蒙古語:內蒙古蒙語現狀訪問(下篇)

繼上篇文章後,麻瓜收到了一些迴響。有時候因為忙來不及一一回覆臉書和這裡的留言,先謝謝讀者願意花時間讀這些東西。另外,也很謝謝世界各地的大家所補充的資訊。

在小訪談的後段,麻瓜詢問了有關於蒙古族的認同、內蒙外蒙的一些差異,以及身為弱勢語言的使用者,對於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想法、以及對大環境的期望。



受訪者:白春花(現任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特任講師)

麻瓜:我們知道內蒙和外蒙現在是不同的政治體,不過我好奇兩邊會因為語言或文化有親近感或共同的認同感嗎?

  這個也分人,有些人覺得現狀完全沒問題,因為這個(分離)是歷史的變化。像我在外蒙也有很多朋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介意這樣的政治狀態。

  我上次去(外)蒙古旅遊的時候,外蒙的朋友帶我去的,他們就特別叮囑我:「欸,妳在這裡不要說話喔!」,因為我一說話當地人就聽得出來我的方言是內蒙的,然後如果知道我是內蒙的,那個地方就要多收我五千圖格裡克(蒙古國貨幣),而本地人或者其他外國人是不用錢的,所以我的朋友才叫我不要說話,因為外表看不出我是內蒙人。後來我沒說話,還真的通過了。這個收費不是對所有外蒙以外的人,而是針對內蒙的蒙古人。如果是一個法國人去,可能也不會被收錢,當地有些地方還是會對內蒙古的蒙古族有歧視

  一方面內蒙古的人對外蒙有些時候也有人會歧視。所以現在有個詞,我們那邊是不太好的詞,就叫「南蒙」和「北蒙」,拿地區來分蒙古族。

  在蒙古國二三月是蒙古新年,今年記得沒錯的話好像是五號還六號那附近,我有點忘了。那時聽到是外蒙的過年,我就問我當地朋友:「咦,你們這會兒過年,為什麼啊?以什麼為基準的?」他們就開玩笑地說:「這個我們聊起來,可能咱們就得吵架了。」我再三說不會吵架,他們才說這是因為歷史上的宗教問題,蒙古宗教有分黃教和紅教,還有一些其他的教派,根源其實是一個,但內蒙和外蒙是不同宗教。

  外蒙是按照紅教的曆法去過年的,這個紅教黃教就是個歷史問題,最早好像是13世紀的時候從印度還西藏引進來的佛教,隨著歷史的變遷分化出一些教派,主要比較大的就是黃教和紅教,這也讓內蒙和外蒙有著不同宗教。內蒙的人們還是滿虔誠的,以佛教為主。

蒙古國查干蕯(新年) (CC BY-SA 3.0)

麻瓜註:學姐說提及的蒙古國過年時間,據我後來所查的資料,2020應是在二月下旬。蒙古國許多地方的新年是以藏曆為主。這與內蒙古主要使用中國農曆的習慣不同。

蒙古國新年 (CC0 1.0 Picture)
而所謂的歧視,就是來自於政治的。現在內蒙和外蒙的政治體不一樣,在內蒙官方語言是蒙語,但官方是漢人掌權,所以外蒙可能就會有種我們是被侵略、低一等的感覺。但是我自己是沒有這種被侵略的感覺,當然這還是看人,外蒙有一些人比較敏感,另一些人就無所謂。

  內蒙比較少這樣想法的人,到目前為止我可能就遇到一次吧!我們說比較極端思想的人,而且那人還是內蒙的,那時我是在facebook上面加入了一個蒙古族的社團,然後我有次好像說了類似希望大家和平共處的話題還是什麼,那人就發信息攻擊我,說我憑什麼這麼說話。我當時很不解,覺得怎麼這樣,後來才知那人的立場類似蒙古的民族主義,所以可能有著像我剛剛說的那種蒙古族是被侵略的想法,這樣的人對外蒙可能就會有親切感。所以在發言上如果比較維護中國,就會被他認為是背叛者或是什麼。只是我覺得現在這樣的狀況,我覺得沒必要。

麻瓜:方言可以聽出外蒙和內蒙的區別嗎?如果可以,具體是從哪個部分來判斷的呢?

  可以,從方言不僅成聽出是內蒙還是外蒙,還可以聽出你是內蒙的哪個地區呢!就算是靠近外蒙的內蒙地區,語言相似,但很多時候也能分得清。語調不一樣,語速不一樣,有些時候用詞也不一樣。西部感覺講話比較快,不過這也不一定,因為西部的人說東部講話比較快(笑),主要還是因為不了解對方方言。

  內蒙西部受漢語影響比較少,而東部被漢語的同化或影響比較多。西部也保留了比較多傳統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我們講「西部」是指赤峰以西的地區為主,而赤峰以東通常被漢族同化的程度較高。

赤峰所在處示意(紅色圓圈處)


  在內蒙漢族的比例算很高,這個似乎是有個歷史過程,1978年以後,可能他們就想「開拓」整個內蒙古,因為內蒙古的資源比較多,他們就開始派人進來,漢人就逐漸多起來了。我記得來自山東的人好像多一些。山東其實不遠,隔個河北就到內蒙了,很多漢人祖籍是山東的。

  內蒙和外蒙的語法也不一樣,特別是最近。我自己也還在學外蒙的西里爾文字,他們好像母音和諧的寫法和其他語法都不太一樣,不過這個是聽說的。但可以確定的是一聽就知道是內蒙還是外蒙。

麻瓜:對外蒙這次決定恢復傳統蒙文有什麼看法?

  我真的是非常開心,因為據說蒙文是世界唯一、只能豎寫的文字,其實世界上文字很多,可能也不是全部文字都調查過,但我是這麼聽說。前陣子傳統蒙古文被列入了瀕危文字,可能會很快滅絕,內蒙的蒙語好像也是很危機的。但如果蒙古國能恢復傳統蒙文,那蒙文的危機就可能可以解除了,而且這樣對我來說再方便不過了。

  你也知道,民族必須有自己的文化,而文化很大部分是靠文字語言去支撐的。當自己的文字沒有了,文化可能也會慢慢消失,最後你這個民族的存在可能也就沒什麼意義了。而我是非常想要保存這個蒙古族文化的。

麻瓜:您覺得內蒙目前的語言現狀,對蒙古語的保存、蒙語未來的發展,有沒有什麼優缺點、好處或問題?

  這個問題很有趣,也很難一時想出一個解方。但我覺得內部的經濟可能要先發展起來,如果沒有經濟的支撐,最後保存文化的權力就會落到其他人,讓其他人幫忙保存你的文化,但如果其他人不幫你維護文化呢?如果經濟可以好點,那麼語言可能就會有個立足之地。

  再來這個蒙文的Unicode必須得有,現在畢竟是網絡的世界,如果傳統蒙文的Unicode更加發展普及,那麼大家使用蒙語的機會可能就更高一些。我現在也是儘量用傳統蒙文去寫一些東西。

  我所擔心的可能是教育,畢竟像就業找工作什麼都是。如果用漢語的話,信息量通常是最新的,所以比起接受蒙語教育或用蒙語研究的,用漢語能接受到比較多新資訊。我所指的信息量是指-比如我在大學時主修教育心理學,你也知道只要跟心理學沾上邊的,最新研究基本上都來自西方,因此就要翻譯很多資料,通常是先從英語翻譯到漢語。假使你是用蒙語做研究,你要等蒙語界從漢語翻譯到蒙語,可能要再多等個幾年,產生了很多時間差。假使西方出現一個新的概念,翻成漢語我們估五年,漢語再到蒙語再花五年,等到蒙語界看到了都是十年前的概念了。因此在中國的環境裡,用漢語才能確保最新的信息。可能很多人因為這樣把孩子送到漢語學校。

  外蒙的學術素質也算滿高的,所以也有滿多內蒙的老師們會派自己的學生去外蒙接受教育,外蒙對講蒙語的人來說就不會有太多學術上的時間差,因為他們會直接把外語翻成蒙語。但是要去留學,現狀下首先也得學外蒙的西里爾文字,要是以後外蒙開始普及傳統蒙文,那對內蒙也會方便很多。

蒙古國最古老的大學:蒙古國立大學

  最近二十年,越來越多孩子接受漢語教育了。你知道,我在高考前我唯一的「外語」是漢語,到了大學突然開始學ABC、學英語。同樣的漢族學生,從很小就開始學英語,水平整個高很多。像我們當時的教育學班,就分成「蒙班」和「漢班」,兩個班教的內容基本上差不多,但到了大學二年級,我們有個專業科目是用英語授課,這時候蒙班就弱勢了,因為裡面的蒙族學生都是進大學才學ABC的,讀英文授課的東西都像天書,而且大學外語必修只有兩年,所以對蒙族的外語要求特別低,如果蒙族的孩子自我要求不高,外語學習就到那裡就結束了。

  漢班的學生整體英語水平好很多,蒙班就是學了頭兩年,其他都是自學。但是等到一畢業,所有企業都要求你的英語,要求英語四六級考試(麻瓜註:這是中國教育部統一舉行的標準化英語能力測驗),或者托福成績。但學了兩年英語,你覺得能考好托福嗎?所以蒙班到知名企業的越來越少,久而久之可能大家就把孩子往漢語教育送。


麻瓜:台灣的環境裡有很多不同語言,也有很多家長希望能讓孩子維持母語能力,這個母語可能是在社會中相對弱勢的語言,跟您在日本的處境有一些類似點。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們家裡的語言環境以及你教育上的做法嗎?

  我們家基本是全蒙語家庭,特別是去年冬天之前,孩子都只說蒙語。後來因為我們搬家了,離孩子的保育園比較遠,沒有保育園可以上,怕他以後當地課程跟不上,所以我在家開始會跟孩子說點日語。不過對於孩子也還是會擔心的。

  孩子現在跟我講日語,跟奶奶講蒙語,跟爸爸則都說(笑)。其實也會擔心孩子以後被這個環境帶走,不會說自己的語言。但我還是希望能讓他保持蒙語能力,所以有時會參加一些蒙語活動,或者讓他和一些朋友的孩子見面,都是蒙語家庭,讓他們一塊玩。

  當然還是要堅持在家裡有蒙語環境,另外我也在跟朋友商討定期辦蒙語聚會,教他們一些蒙語歌曲,讓孩子也學一些蒙古文字等等的。現在東京也有一些蒙族的家長組成社團,讓他們孩子一起學習蒙語歌曲和文字等等。

麻瓜:台灣前陣子候選人間政策交流時出現一個語言相關的討論,有些人認為為了保存本土語言必須在學校教授,另一派認為那些時間應該拿來學習外語,所謂的「母語」在家學就好了。對於這兩種想法,您有什麼想法呢?

  台灣的情況我只是略知一二,但也就是很膚淺的認識,所以我先不評論台灣的情況。但從我們蒙族的情況來說,學校必須有蒙語教育才可以,因為這樣你才可以營造歸屬感,孩子在這個環境可以培養identity(身分認同)。要是沒有這個認同,孩子長大了他也不會對自己身份有認同,他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個蒙古族人。

  我會想讓孩子有個「歸屬感」,讓他有一點身為自己民族的自信。如果外部環境中沒有文字、文化在裡邊,就單單一個家庭環境,很難讓孩子真的有個歸屬感。一個孩子這樣,兩個孩子這樣,久而久之這個群體大家都不會有歸屬感了。語言和文化久了就消失了。

  蒙古現在一是缺人才,二是經濟上比起其他中國區域還不夠發展。蒙古的整個教育我希望能繼續發展,不管是翻譯資料還是教育上,都需要改變,但是這些改變都需要人材,而人材卻持續外流,主要外流到國外或者中國其他沿海城市。我自己未來有機會也是會想回內蒙的,希望也能做點什麼幫助自己的家鄉。

--

後記:

  從與學姐的訪談中,或許大家不難看出她對於自身語言未來處境的擔憂。事實上這樣的擔憂,在這個國際化的世界裡是不分國界的。而學姐提及的「經濟問題」(我個人解釋為經濟格差),以我看來也是非常兩難的問題。在我們的社會裡,實際就是存在著那些語言和經濟必須擇一的處境。

  遙遠的內蒙古是,台灣也是,很多地方都是。即使我們知道也認同要努力存續一個語言,但是在資源分配不均、非主流族群與社會奮鬥的背景下,我們的環境是不是能讓這個語言的使用者,能夠在不放棄自我語言的狀況下,追逐他所想要的個人發展呢?

留言

匿名表示…
你的那位内蒙学姊太天真了
外蒙之所以厌恶内蒙
就是因为内蒙人蠢到没有察觉到中国政府对蒙古人的恶意
还一副圣母脸呼吁外蒙人「要跟内蒙人大家来和平共处」
这几天中国政府已经在内蒙学校施行灭绝蒙古文化的运动了
都有内蒙学生被逼到跳楼惨死
这一切祸源 都是根源于内蒙人对中国政府的恶意的无知与天真
现在内蒙人忏悔自己的愚蠢也来不及了
中国消灭维族的系统已经拿来套用到内蒙
已经开始没收书店蒙文书并烧毁
内蒙人所有反抗都为时已晚
肥貓表示…
不論是澳洲政府上個世紀對毛利小孩的白澳政策、法國用三個世紀打壓巴斯克語、19世紀時加拿大和美國強迫該區原住民小孩進寄宿學校把他們「洗白」。民族國家對少數族群/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從未手軟,強制同化也沒停過。直到近年世界潮流轉向才轉變政策,轉為文化寬容,鼓勵多元。
而共產黨在蘇聯時對中亞遊牧民就力行殘酷鎮壓與屠殺,語言滅絕只是順便而已,前蘇聯中亞國家哪一個敢不用西里爾字母,也是蘇聯瓦解後烏克蘭因為史達林時期大飢荒陳屍無數,視俄羅斯為仇才改回拉丁字母。蒙古國也是為擺脫蘇聯文化殖民遺緒才改回蒙文拼寫。
內蒙情況一樣複雜。共產黨對政治控制的病態執著加上漢民族主義開疆拓土兼併土地的心思,造就如今局面,漢族對蒙族的語言同化早已施行多年,現在更是要滅絕蒙文才罷休。昔日成吉思汗的子孫威壓莫斯科公國、統治全中國,現在蘇俄中共兩共產黨一起滅絕蒙古語言。《沒有墓碑的草原:內蒙古的文革大屠殺實錄》一書記錄詳細,可供參照。
希望麻瓜博士評論現在新聞中中共對蒙文的政策。
莞爾魚寫道…
不過再怎麼說,撇開文字系統,蒙古國最起碼是以蒙古語作為全國標準語,所以像白老師所說:外語都直接翻成蒙古語,也就是說:很現實地,蒙古語在蒙古國比較有「主體性」。一旦蒙古國恢復傳統蒙文,蒙古語文的存續就大大有望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

台語是不是「方言」?

台灣閩南語或客家話是一個語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