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於網路世界,有時會見到一種意見,強調漢字的不可取代性,有趣的是,漢字的特性有時也被有心人士拿來強化建構一些意識形態。這次我們就以大家普遍聽過的說法-「漢字是表意文字」,來一窺漢字的特色。
首先我們從漢字的性質開始說起。許多人常會將漢字稱為「表意文字」,但語言學上不是很喜歡使用這個名詞,因為這造成了許多誤解。舉例來說,許多人覺得,漢字之所以珍貴,在於一個字的外型便能展現出完整的意思。你瞧,「日」就是太陽,「月」就是月亮。
這種說法的問題是,如果漢字是這麼直觀的系統,那麼所有漢字圈的孩子們應當不用花上十數年學習,且直到長大還有時會「寫錯字」。再者,經過長期字體演變,如果不被教育「日」是太陽,那麼我想多數小孩會覺得這個字長得比較像積木,也就是說,就連象形指事這些字,都非直觀可以了解,更別說好多部件組合起來、沒有經驗還會不出意的「會意」了。
舉例來說,數字「一」、「二」、「三」都是指事字,當我知道它是數字,我當然可以簡單猜出他們是123,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背景知識,我又怎麼知道「二」不是平行線、或者是天上的雲朵呢?
「四」就更有趣了,在甲骨文裡,還存在著用四條橫線表示的數字4,而「四」這個字原是從口中呼出氣息的象形,後來假借才成為我們所熟悉數字,而為何這樣假借,則又脫不了發音(音聲語言)了。
漢字在最初只有象形指事階段時,確實有可能有一段純粹的表意期。不過這段時間恐怕不長-至少不在我們熟悉的古文獻裡。例如隨手翻開中國春秋時期的文字記錄,已經出現許多形聲字及做為語法使用的虛詞,且以漢字音轉譯記錄的《越人歌》也證明了當時的漢字已於音聲語言連結。
事實上,漢字中的形聲字-也就是依存發音的字,佔整體漢字中約八成之多。所謂的形聲字,便是以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正因為形聲字如此之多,我們也才可以遇到不會的字時「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
既然有象徵意義的形符,不就一定程度表達了意義了嗎?但即便形聲字具備了形符,但意義的「區別」仍多透過與音聲語言的連結建立。舉例來說,不認識「梧」的人看到木字邊可以知道這可能是一種植物,而「桐」也可以。那「植」也是如桐樹一樣的一種植物嗎?「標」呢?
我們當然可以說,在這些字草創時期,這些都是植物「相關」的字。但其一,我們看不出他相關在哪,可能是一種植物名,也可能是樹的末端,更可能是木材的某種製品;其二,之所以右邊的聲符會是該聲符,便是因為在此字誕生之時,那個「概念」的語音是右邊聲符的音。但是語音變化快速,而今我們不但感覺不到「標」的「票」音是對應哪個單詞,更不是先了解「標」的古義再去認識「標準」這個詞的意思。
拿英語對比的話,給英語使用者一個沒看過的字-就例如 ganbarism 好了,他們可以從詞尾過濾出這個字大概不是一種魚或一個身體部位、而是一種抽象概念,但是無法特定至某一個精確的意義。在這個層面上,漢字使用者和其他表音文字使用者並沒有太大區別。
正因如此,語源和文字學才會如此有趣。如果我們還是一看就知道這個漢字代表什麼、是什麼意思,那麼我們可能就再也不覺得這些故事新鮮了。
嚴格說來,漢字並不是「表意」的系統。在語言學上,現代漢字這種系統稱作「語素文字」。一個字代表一個「語素」,與語言的「詞」有著嚴格的對應關係,記錄的還是語言,並依存著語言。
那有沒有真正的「表意文字」-也就是所有不同語言使用者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文字?歷史上曾經有許多學者為此做了許多嘗試,也就是創造出真正不依存任何語言的客觀文字,例如弗雷格在1897年出版的《概念文字》,便試圖創造出一套依存視覺而不依任何語言的文字。這套系統在邏輯及哲學上是很好的材料,但成為不了大家通用的「語言」。
除了弗雷格外,奧地利的哲學家紐拉特也曾試圖以圖形製出世界通用的「國際圖形文字」,只是後來仍以失敗告終。其原因主要在於,不依存語言的文字,多只能表示較有共通性的名詞,一旦遇上複雜的概念便束手無策。
換句話說,漢字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的「表意功能」,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所有語言的文字序列都有「表意功能」,如英語使用者見到able結尾的字就能大概過濾出一定意義。漢字的特色在於,這些「表意功能」被包括進一個「字」,但這個特色並不讓它真的「優」於其他表記系統。
另外一項漢字的特色,是一字一音節。由於漢藏語系漢語族下的語言,並沒有如印歐語系等,發生在詞內的變化,如catch遇三人稱變成catches等,因此適合記錄。(這樣的語言也被稱作「孤立語」)不過,是不是因為這樣就可以說「漢字優於表音字」,恐怕是言之過早。
韓國常被拿來當成一個「因為放棄漢字所以造成相當大的困擾」的例子,不過完全放棄漢字、採用羅馬字的越南則少見此問題,這又是如何一回事呢?其部分原因便在於,漢字由於長期的歷史變化,同音字數量眾多。而漢字音進入韓文時,不存在的發音會以其他發音取代,如聲調自然消滅,一些母音子音也會依存韓語,音素減少,同音詞變多。再加上韓國許多近代概念又使用漢字詞,同音詞自然增加。不過,這些都是專業領域較常發生的事,回歸到日常的語言層次,這不會是個問題,假設它一度是,語言也將進行自然汰選,留下較常用的一邊,然後為另一邊起個新名字。
而越南語之所以問題少,一項相當重要的關鍵是因為越南語中存在聲調,因此不同聲調的漢字音進入越南語後仍保留著對立,不會變為同音。加上越南語的音節構造與漢語族相去不遠,不會造成如日韓語一般,大量產生同音字的現象。
追根究柢,這些問題都不是在於漢字,而是語言接觸。當日韓這樣音節體系吸收了大量來自漢語的詞語,而音聲上的區別消滅時,漢字可能可以成為一種辨別的手段。但即便今天漢字不存在,若語言中同音字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那麼語言將繼續演化,讓同音字之間出現區別;相對而言,如系統過於龐雜、資訊量過大,那麼語言將會朝簡單的方向變化。這兩股拮抗力量,就是語言變化中重要原動力。
回過頭來,漢字經過長期的演變後,即便是依照發音所製的形聲字,其聲符到了今天也常常與發音不一致。根據一些先行研究指出,帶有音符的漢字中,約只有三分之一,其音符仍可正確對應至發音。而光是為了能正確對應這些發音,使用者得記憶約1000個出現頻率較高的文字。
現代漢字已發展為可與語言轉譯的文字,形聲字雖佔多數,然而音符的功能持續下降,每個音符又有各有獨立文字,可說是在習得上負荷量相當大的文字系統,因此一些語言學家認為,形聲字的「意符」-通常為部首,便擔任起意義上的補充,彌補過大的發音落差。
因此,拉丁字母等的音素文字,是不是就比較「好」呢?這就不是本文的範疇,而是個人喜好問題了。我想,漢字當然不會比其他文字系統「優秀」,而反之亦然。語言文字之間,本就無高低優劣之分。
若對文字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閱讀 Florian Coulmas 所著之 Writing System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linguistic analysis。
首先我們從漢字的性質開始說起。許多人常會將漢字稱為「表意文字」,但語言學上不是很喜歡使用這個名詞,因為這造成了許多誤解。舉例來說,許多人覺得,漢字之所以珍貴,在於一個字的外型便能展現出完整的意思。你瞧,「日」就是太陽,「月」就是月亮。
這種說法的問題是,如果漢字是這麼直觀的系統,那麼所有漢字圈的孩子們應當不用花上十數年學習,且直到長大還有時會「寫錯字」。再者,經過長期字體演變,如果不被教育「日」是太陽,那麼我想多數小孩會覺得這個字長得比較像積木,也就是說,就連象形指事這些字,都非直觀可以了解,更別說好多部件組合起來、沒有經驗還會不出意的「會意」了。
「這是衣服啊,我一看就知道了。」(鼻子撞到螢幕) |
舉例來說,數字「一」、「二」、「三」都是指事字,當我知道它是數字,我當然可以簡單猜出他們是123,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背景知識,我又怎麼知道「二」不是平行線、或者是天上的雲朵呢?
「四」就更有趣了,在甲骨文裡,還存在著用四條橫線表示的數字4,而「四」這個字原是從口中呼出氣息的象形,後來假借才成為我們所熟悉數字,而為何這樣假借,則又脫不了發音(音聲語言)了。
漢字在最初只有象形指事階段時,確實有可能有一段純粹的表意期。不過這段時間恐怕不長-至少不在我們熟悉的古文獻裡。例如隨手翻開中國春秋時期的文字記錄,已經出現許多形聲字及做為語法使用的虛詞,且以漢字音轉譯記錄的《越人歌》也證明了當時的漢字已於音聲語言連結。
事實上,漢字中的形聲字-也就是依存發音的字,佔整體漢字中約八成之多。所謂的形聲字,便是以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正因為形聲字如此之多,我們也才可以遇到不會的字時「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
既然有象徵意義的形符,不就一定程度表達了意義了嗎?但即便形聲字具備了形符,但意義的「區別」仍多透過與音聲語言的連結建立。舉例來說,不認識「梧」的人看到木字邊可以知道這可能是一種植物,而「桐」也可以。那「植」也是如桐樹一樣的一種植物嗎?「標」呢?
我們當然可以說,在這些字草創時期,這些都是植物「相關」的字。但其一,我們看不出他相關在哪,可能是一種植物名,也可能是樹的末端,更可能是木材的某種製品;其二,之所以右邊的聲符會是該聲符,便是因為在此字誕生之時,那個「概念」的語音是右邊聲符的音。但是語音變化快速,而今我們不但感覺不到「標」的「票」音是對應哪個單詞,更不是先了解「標」的古義再去認識「標準」這個詞的意思。
拿英語對比的話,給英語使用者一個沒看過的字-就例如 ganbarism 好了,他們可以從詞尾過濾出這個字大概不是一種魚或一個身體部位、而是一種抽象概念,但是無法特定至某一個精確的意義。在這個層面上,漢字使用者和其他表音文字使用者並沒有太大區別。
正因如此,語源和文字學才會如此有趣。如果我們還是一看就知道這個漢字代表什麼、是什麼意思,那麼我們可能就再也不覺得這些故事新鮮了。
嚴格說來,漢字並不是「表意」的系統。在語言學上,現代漢字這種系統稱作「語素文字」。一個字代表一個「語素」,與語言的「詞」有著嚴格的對應關係,記錄的還是語言,並依存著語言。
那有沒有真正的「表意文字」-也就是所有不同語言使用者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文字?歷史上曾經有許多學者為此做了許多嘗試,也就是創造出真正不依存任何語言的客觀文字,例如弗雷格在1897年出版的《概念文字》,便試圖創造出一套依存視覺而不依任何語言的文字。這套系統在邏輯及哲學上是很好的材料,但成為不了大家通用的「語言」。
除了弗雷格外,奧地利的哲學家紐拉特也曾試圖以圖形製出世界通用的「國際圖形文字」,只是後來仍以失敗告終。其原因主要在於,不依存語言的文字,多只能表示較有共通性的名詞,一旦遇上複雜的概念便束手無策。
用這種純正的表意圖形文字書寫似乎課本會變很厚…… 圖片來源 |
換句話說,漢字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的「表意功能」,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所有語言的文字序列都有「表意功能」,如英語使用者見到able結尾的字就能大概過濾出一定意義。漢字的特色在於,這些「表意功能」被包括進一個「字」,但這個特色並不讓它真的「優」於其他表記系統。
另外一項漢字的特色,是一字一音節。由於漢藏語系漢語族下的語言,並沒有如印歐語系等,發生在詞內的變化,如catch遇三人稱變成catches等,因此適合記錄。(這樣的語言也被稱作「孤立語」)不過,是不是因為這樣就可以說「漢字優於表音字」,恐怕是言之過早。
韓國常被拿來當成一個「因為放棄漢字所以造成相當大的困擾」的例子,不過完全放棄漢字、採用羅馬字的越南則少見此問題,這又是如何一回事呢?其部分原因便在於,漢字由於長期的歷史變化,同音字數量眾多。而漢字音進入韓文時,不存在的發音會以其他發音取代,如聲調自然消滅,一些母音子音也會依存韓語,音素減少,同音詞變多。再加上韓國許多近代概念又使用漢字詞,同音詞自然增加。不過,這些都是專業領域較常發生的事,回歸到日常的語言層次,這不會是個問題,假設它一度是,語言也將進行自然汰選,留下較常用的一邊,然後為另一邊起個新名字。
而越南語之所以問題少,一項相當重要的關鍵是因為越南語中存在聲調,因此不同聲調的漢字音進入越南語後仍保留著對立,不會變為同音。加上越南語的音節構造與漢語族相去不遠,不會造成如日韓語一般,大量產生同音字的現象。
追根究柢,這些問題都不是在於漢字,而是語言接觸。當日韓這樣音節體系吸收了大量來自漢語的詞語,而音聲上的區別消滅時,漢字可能可以成為一種辨別的手段。但即便今天漢字不存在,若語言中同音字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那麼語言將繼續演化,讓同音字之間出現區別;相對而言,如系統過於龐雜、資訊量過大,那麼語言將會朝簡單的方向變化。這兩股拮抗力量,就是語言變化中重要原動力。
回過頭來,漢字經過長期的演變後,即便是依照發音所製的形聲字,其聲符到了今天也常常與發音不一致。根據一些先行研究指出,帶有音符的漢字中,約只有三分之一,其音符仍可正確對應至發音。而光是為了能正確對應這些發音,使用者得記憶約1000個出現頻率較高的文字。
現代漢字已發展為可與語言轉譯的文字,形聲字雖佔多數,然而音符的功能持續下降,每個音符又有各有獨立文字,可說是在習得上負荷量相當大的文字系統,因此一些語言學家認為,形聲字的「意符」-通常為部首,便擔任起意義上的補充,彌補過大的發音落差。
因此,拉丁字母等的音素文字,是不是就比較「好」呢?這就不是本文的範疇,而是個人喜好問題了。我想,漢字當然不會比其他文字系統「優秀」,而反之亦然。語言文字之間,本就無高低優劣之分。
若對文字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閱讀 Florian Coulmas 所著之 Writing System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linguistic analysis。
留言
請問格主
有沒有研究漢字學習速度、消耗時間的研究,與其他語言相比如何?
漢字學習速度是否比英語慢,比超規則的芬蘭語更慢?
漢語文法規則少,當一位非洲豪薩語母語者(與漢藏、印歐大略相同差距)學習漢語時,
是否花較少時間在文法、較多時間在漢字,學英語時,則相反?
讀者留
當然若有研究數據會是最好.
基本上中文是一個以功利主義而言很糟糕的文字,別人的小孩鞋帶打個蝴蝶結就去跑跳玩耍和學習各種技巧了,而我們的小孩還在長靴上面低頭編織複雜萬分的中國結...
漢字是學習階段成本高
但習成後 使用彈性高的語言
因為漢字的構造沒有內建在語音上的詞綴、詞尾變化
無法從發聲上去建立文法規範
所以漢字的文法是從以文義邏輯上去產生的
另一方面
印歐體系的字母文字好則是學習階段成本低
但習成後 使用精確度高的語言
原因就如上述及漢字的反面
如果要比喻的話
我覺得漢字的使用像是黏土
字母文字的使用像是積木XD
像埃及的文字從聖書體、僧侶體、世俗體到科普特字母
雖然漢字還是語素文字,但現在最普及的輸入法也都是用拼音符號了
但漢字的學習、記憶實在占用太多時間心力了!是否值得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