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唱日文歌時,為什麼連鼻音都有一拍?

有聽過日文歌曲的人,可能會發現日文歌詞聽起來跟自己習慣的節奏有些不一樣。要是去KTV點過一次就更明顯了,很容易不一小心就趕拍,到底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來實際唱首每句七字的「小星星」(きらきらぼし)應該就會更清楚了。
影片35秒處起的歌詞:「みんなをみてる」(minna o miteru;'看著大家')。仔細一聽,中間的鼻音"n"硬生生佔了一拍。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可不是先填好詞,因為字不夠才硬唱成一拍。事實上,這就是日文其中一個著名的特色:音拍(mora)計算。

在說明這個音拍之前,我們或許得先了解我們週遭的語言是用什麼東西來計算聲音的單位。我們可以再把「小星星」當中的第一句歌詞拿來確認一下。

中文:「一閃一閃亮晶晶」
粵語:「一閃一閃小星星」
英語:「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以上的三個語言都是用「音節」(syllable)來計算拍。每個音節必須要有一個主要的母音,因此,在中文,雖然「閃」「亮」「晶」等字是以鼻音結尾,與「一」相比多了一個鼻音,但鼻音不是母音,加了鼻音仍屬於同個音節,因此跟「一」同樣唱一拍。

英語也是以音節計算拍的語言,所以我們只要用母音分出音節就可以知道歌該怎麼唱了: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1      2       3       4      5     6       7

英語是典型的音節語言,因此可以發現拍的計算方式與音節相符。


如果我們也用音節來計算日文,那麼剛剛那句歌詞就會變成這樣:

「みん|な|を|み|て|る」
(min|na| o| mi|te|ru)
   1      2    3     4     5     6              

以上的切割法,便是一般中文使用者、台灣閩南語使用者、粵語使用者、客家話使用者、英語使用者、德語使用者等等,所習慣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這些語言的使用者在唱日文歌時,常常會 「趕拍」,因為這些語言使用者,較習慣以音節計算。

而日語計算拍的方式,是透過「音拍」(mora)。也就是特殊音節-如鼻音、促音、長音拉長的部分、雙母音(如 kai )的第二個音……都算是一個獨立的拍,所以剛剛那句歌詞,就會被切成這樣:

「みん|な|を|み|て|る」
(min|na| o| mi|te|ru)

同樣用音拍計算的語言,還有琉球語、夏威夷語、梵語等等,在這些語言中,音節後面的鼻音、短促結束的音、拉長的音,多會計算成一拍。

音拍的影響不僅止於唱歌,只是唱歌時特別容易感覺出差異。在實際的語言使用上,日語的音拍計算也是學習者較難克服的部分。具體而言,便是長音、促音、鼻音發得不夠長、沒達到一拍,因而讓日語母語使用者感覺「有些不自然」。此外,由於這些音在日文當中有辨義功能,發得「不夠完整」也時而會造成誤會。

反過來說,日語使用者在學習音節計算的語言時,也時而會有適應問題,如:將鼻音發成一拍。這同樣也可說是根源於計算拍的方式不同所造成。

下次到KTV點播日文歌時,可以試試把促音(っ)、鼻音(ん)、長音的第二部分(ー)、雙母音的第二個音(か"い")唱滿一拍,相信如此也就不會再有趕拍問題了!

註:日文當中的拗音(如:きゃ、きゅ、きょ) 仍是算為一拍。拗音和一般音的差別是子音和母音之間多加了一個音,但拍的後方沒有增加任何要素,不會影響拍的計算。

留言

hoxloflang5寫道…
南管,"拍"的計算,反而跟日語很像.韻頭,韻腹,韻尾,都不能少.
匿名表示…
好奇很久終於知道原因了,不過聽多了日文歌也能發現這個規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

台語是不是「方言」?

台灣閩南語或客家話是一個語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