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語言總是一直在變化,但是每個變化總是會有個開始,語言變化是隨機的嗎?或者會有其先後順序呢?
麻瓜今日有幸到活水來冊房作客(先請各位先進不要追殺我,該還的我會慢慢還……),讀著一些冊房裡的古書,閒聊當中看到一本文獻,是日本政府接收台灣時,到澎湖做了一些台灣閩南語的調查結果。
澎湖的台語文獻,內容也相當有趣。看調查的清單和結果,可以猜想當時應該沒有受過近代語言學(或者當時的人類學)田野調查訓練的人員同行。例如台語當中,複雜的末子音系統(p, t, k, h結尾的音節,如:「合」、「月」、「殼」、「肉」的最後部分)並沒有被完整記述下來。
以數字為例,「一」(it)和「七」(tshit)最後的/t/雖然被「聽見」並以日語假名ツ(tsu)記下,不過「六」(lak)最後的/k/、「十」(tsap)最後收尾的/p/等等都被漏掉了。雖然沒有對全部的例子仔細考證,但可以發現/t/結尾的字比較有系統性地被保留下來。其他的則被「漏聽」了。
當然,看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不就是寫錯了嗎?」。不過,魔鬼就藏在細節裡,為什麼別的音不太會漏,就是這些結尾的子音容易被「寫錯」呢?
解答就在語言變化的原理當中。語言的變化基本上有兩種原動力,第一種是簡單化-太難的、不好發音的,就容易變成簡單的音;另一種是維持複雜性-因為語言需要分辨意義,有著比較多複雜的結構可以給我們更多選擇。
若是我們只有第一種力量,無限簡化我們的語言,那麼我們會得到一個非常簡單的語言。假使我們的語言簡化到2個母音、2個子音,然後我們語言中只有最單純的子音加母音,這樣我們在音節上只能有四種組合。光是四種,顯然不夠於應付我們的生活。
不過另一方面,若是我們的語言無限複雜化,有著數十種子音、數十種母音,然後每個字都有好多音節避免重複意義,雖然這樣可以讓我們很「精準」的使用語言,然而這會對使用者造成許多負擔,同時也不「經濟」。簡單說來,能用兩個字說的為什麼要用十個字呢?
現實世界裡的自然語言,不會有「只有四種音節」的超簡化語言,也不會有排列組合數百萬種的超精準語言。你我所知的任何自然語言,都有著這兩股力量拉扯。只要一方稍佔上風,就可能會改變語言中的某個特徵。
一般而言,對人類的口腔構造而言較難發音、較少在各個自然語言中出現的音,我們稱它較為「有標」(marked),它們比較特殊、比較困難。在語言變化的時候,它們特別容易改變。
例如非洲的科蕯語(Xhosa),有一種十分迷人的搭嘴音(clicks),像是「嘖」所發出的聲音:
這個音因為跟大部分人類的語音發聲機制有些不同,是較為「特殊」的音,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較其他音-如:/t/-「有標」的音,同時我們也可以預測,這個音相對於其他音而言,可能會是較容易變化的音。
所謂有標無標的區分,並不是只有單個音,音節構造也各有不同的「普遍度」。根據一直以來對眾多語言的研究,一個子音加一個母音(如:/pa/)相較於子音-母音-子音(如:/pat/)是較為普遍的。
不過如果這兩者跟 子音-母音-子音-子音 (如:/past/)來比,前兩者又是較最後一個結構普遍。這麼一來,我們就可以預測,要是一個語言有第三種結構,那麼該語言也通常會有第一二種。不過就算一個語言有第一二種,也不一定會有第三種。
這跟日語使用者聽到澎湖的語言,記載「錯誤」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正因為結尾是/p/、/t/、/k/等的音節,是一般語言中較具特徵、較有難度的音節,也因而容易變化。事實上,並不是只有日語使用者(以及現在一些華語較強勢的使用者也包含在內)「聽不太出來」,這些音在各個語言裡也通常是變化之首:許多漢語族語言(包含華語/普通話等官話支)已經失去了入聲的變化,即便在保存良好的台語中也有一些字的子音弱化成聲門塞音。在各地的漢字音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古漢語的入聲字在日語韓語當中被完整保留,但有些字最後的子音改變了(如「雜」一字最後的子音,在日語和台語中不同)。
換句話說,日語使用者當時「聽不太出來」的音,通常就是比較語言界較「有標」的結構。而一個語言當中,比起來較「有標」的部分,也通常是在剛剛所提到、簡化力量開展時,首先會被抓起來開刀的音。那些我們看起來的「錯誤」,其實也是因循著語言界的規律,所自然出現的產物。
註:是不是如果語言裡有類似的音,就會百戰百勝、聽得出差別了呢?雖然聽不聽得出來應當有相關,但倒也不能斷定,因為人類對於語音的知覺,並不是僅只來自子音和母音,舉凡重音、聲調、組合起來的音節……等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有些甚至無關於語言聲音的本體,例如之前寫過的「McGurk效應」。
麻瓜今日有幸到活水來冊房作客(先請各位先進不要追殺我,該還的我會慢慢還……),讀著一些冊房裡的古書,閒聊當中看到一本文獻,是日本政府接收台灣時,到澎湖做了一些台灣閩南語的調查結果。
書影雖然來自活水來冊房,但此書非當事書籍。 |
澎湖的台語文獻,內容也相當有趣。看調查的清單和結果,可以猜想當時應該沒有受過近代語言學(或者當時的人類學)田野調查訓練的人員同行。例如台語當中,複雜的末子音系統(p, t, k, h結尾的音節,如:「合」、「月」、「殼」、「肉」的最後部分)並沒有被完整記述下來。
以數字為例,「一」(it)和「七」(tshit)最後的/t/雖然被「聽見」並以日語假名ツ(tsu)記下,不過「六」(lak)最後的/k/、「十」(tsap)最後收尾的/p/等等都被漏掉了。雖然沒有對全部的例子仔細考證,但可以發現/t/結尾的字比較有系統性地被保留下來。其他的則被「漏聽」了。
結果被冊房主人發現我照片魚目混珠,房主很善良地寄了真正的書影給我(更新:08/08 12:56) |
當然,看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不就是寫錯了嗎?」。不過,魔鬼就藏在細節裡,為什麼別的音不太會漏,就是這些結尾的子音容易被「寫錯」呢?
解答就在語言變化的原理當中。語言的變化基本上有兩種原動力,第一種是簡單化-太難的、不好發音的,就容易變成簡單的音;另一種是維持複雜性-因為語言需要分辨意義,有著比較多複雜的結構可以給我們更多選擇。
若是我們只有第一種力量,無限簡化我們的語言,那麼我們會得到一個非常簡單的語言。假使我們的語言簡化到2個母音、2個子音,然後我們語言中只有最單純的子音加母音,這樣我們在音節上只能有四種組合。光是四種,顯然不夠於應付我們的生活。
不過另一方面,若是我們的語言無限複雜化,有著數十種子音、數十種母音,然後每個字都有好多音節避免重複意義,雖然這樣可以讓我們很「精準」的使用語言,然而這會對使用者造成許多負擔,同時也不「經濟」。簡單說來,能用兩個字說的為什麼要用十個字呢?
現實世界裡的自然語言,不會有「只有四種音節」的超簡化語言,也不會有排列組合數百萬種的超精準語言。你我所知的任何自然語言,都有著這兩股力量拉扯。只要一方稍佔上風,就可能會改變語言中的某個特徵。
一般而言,對人類的口腔構造而言較難發音、較少在各個自然語言中出現的音,我們稱它較為「有標」(marked),它們比較特殊、比較困難。在語言變化的時候,它們特別容易改變。
例如非洲的科蕯語(Xhosa),有一種十分迷人的搭嘴音(clicks),像是「嘖」所發出的聲音:
這個音因為跟大部分人類的語音發聲機制有些不同,是較為「特殊」的音,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較其他音-如:/t/-「有標」的音,同時我們也可以預測,這個音相對於其他音而言,可能會是較容易變化的音。
所謂有標無標的區分,並不是只有單個音,音節構造也各有不同的「普遍度」。根據一直以來對眾多語言的研究,一個子音加一個母音(如:/pa/)相較於子音-母音-子音(如:/pat/)是較為普遍的。
不過如果這兩者跟 子音-母音-子音-子音 (如:/past/)來比,前兩者又是較最後一個結構普遍。這麼一來,我們就可以預測,要是一個語言有第三種結構,那麼該語言也通常會有第一二種。不過就算一個語言有第一二種,也不一定會有第三種。
這跟日語使用者聽到澎湖的語言,記載「錯誤」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正因為結尾是/p/、/t/、/k/等的音節,是一般語言中較具特徵、較有難度的音節,也因而容易變化。事實上,並不是只有日語使用者(以及現在一些華語較強勢的使用者也包含在內)「聽不太出來」,這些音在各個語言裡也通常是變化之首:許多漢語族語言(包含華語/普通話等官話支)已經失去了入聲的變化,即便在保存良好的台語中也有一些字的子音弱化成聲門塞音。在各地的漢字音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古漢語的入聲字在日語韓語當中被完整保留,但有些字最後的子音改變了(如「雜」一字最後的子音,在日語和台語中不同)。
換句話說,日語使用者當時「聽不太出來」的音,通常就是比較語言界較「有標」的結構。而一個語言當中,比起來較「有標」的部分,也通常是在剛剛所提到、簡化力量開展時,首先會被抓起來開刀的音。那些我們看起來的「錯誤」,其實也是因循著語言界的規律,所自然出現的產物。
註:是不是如果語言裡有類似的音,就會百戰百勝、聽得出差別了呢?雖然聽不聽得出來應當有相關,但倒也不能斷定,因為人類對於語音的知覺,並不是僅只來自子音和母音,舉凡重音、聲調、組合起來的音節……等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有些甚至無關於語言聲音的本體,例如之前寫過的「McGurk效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