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十幾歲以前都不說話也不聽人說話,我們還會有「說話」的能力嗎?
很可惜,因為人道考量,我們無法讓一個小孩活到十幾歲再教他語言,讓他學不好、進而證明有所謂黃金學習期的存在。但是歷史上有幾個案例可以給大家參考,這些人因為與常人不同的遭遇,讓他們錯過了一般人所說的「關鍵期」,也或許能讓我們管窺一二。
下雨了。18世紀即將告終,法國塔恩的這座森林裡,每天總來了一些打獵的人,一旦下起大雨,他們就得想辦法早點回家,免得困在裡頭。有幾次,他們在歸途中瞥見了一匹白狼,光溜溜奔跑著,轉瞬間又不見蹤影。獵人們決定圍捕這隻特別的狼,他們架起陷阱,費盡辛勞,終於捕獲了這隻「白狼」,只不過,這隻白狼一近看,竟然是個人的樣子。
對,就是長得跟我們沒什麼兩樣的人類。他面目猙獰.雙手貼在地上走路,他咆哮。獵人們嚇壞了,但他人類的外表應當不會騙人,於是獵人們將他送到了育幼院。
他是一位12歲左右的少年。不會說話,更不懂人類的語言。他成日趴在地上,對人咆叫。不久這位「狼人」被送到巴黎,在當時還造成轟動,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賞」。法國人相信,經過他們努力教育,不出幾個月,這位少年就可以學會語言,然後與他們分享他在野外的生活。少年不久後接受了醫師的診斷,醫師發現他的嗅覺、視覺、聽覺、觸覺都不發達,甚至連記憶能力都相當欠缺,因此將他診斷為智能遲緩.並且認為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復原。
不過,他們還是很熱心地教導這位少年關於人類社會的一切,數月後,少年的觸覺、味覺、嗅覺開始回復,幾與一般人無異.然而視覺和聽覺仍沒有太多改善。除此之外,少年也開始學著用兩隻腳走路,並且學會法文字母-少年先從字母的排序學起,將寫有字母的紙卡從A排到Z,終於在後來學成了字母順序,大家都興奮極了,認為他很快就能與他們分享野外驚險刺激的回憶。
只是,少年的語言能力遲遲沒有進展,甚至不會發音。即使旁人不斷催促,他也只能勉強發出「牛…牛奶」的聲音,他似乎不理解該如何運用聲帶、舌頭和嘴唇,他的語言停留在比手劃腳,而對此他似乎也相當滿意。只是人們並不死心,還是持續地教導他認字、講話,就這樣經過了六年,少年仍只能理解簡單的文章,書寫技能看似學會,但仍只能從事相當簡單的拼寫,無法與人正常溝通。
大家放棄了他,認為他就只是位「野人」,他不說話、不講故事,成天黏著照顧他的人。他發脾氣、哭泣、興奮、害怕,但他無法將他們化做一段一段的語言,更何況,我們根本不確定,當時記憶功能低下的他,是否真的還記得那些森林裡奔跑的日子。最後,他和照顧他的人一起躲進森林,據說在1828年,他離開了人世,那年他大約四十歲,
這位少年有個法國人的名字,叫做 Victor,許多人相信他是位棄嬰,從小在森林長大;而比起他傳奇的來歷,語言學家更好奇,為什麼 Victor 學不成人類的語言,這也成為後來「關鍵期」假說一個很重要的例子,一般相信,因為 Victor 已經過了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即便再努力也無法自然習得語言。當然,有些人質疑,醫生診斷 Victor 為智能障礙,不就正因如此而學不會語言嗎?然而更多人相信,當時那位醫生所採用的方法其實是不適合 Victor 的,如果 Victor 真的有他說的各種感官問題、視覺和聽覺都低下無法作用,那麼 Victor 又是怎麼在森林裡生活、還成功躲避人類的幾次捕捉呢?
在森林長大的少年-Victor |
無論如何,Victor 留下了一道語言學習的線索-是的,根據後來一些研究,人類的大腦確實很可能存在著專門學習語言的「關鍵期」,關於關鍵期的年紀,也有許多說法,不過一般認為在12歲以前,我們都具有強大的語言學習能力。
過了這年紀我們也別太焦慮,人腦很強大,總會有方法可以學好一門語言。我們的腦海中,有一台專門學習語言的機器,當它接收到母語的輸入後,就會切換為該語言的頻道,然後努力發展,最後我們就學會了母語。而在我們長大之後,所要做的就是讓這台機器 reset (重設),雖然母語的資料不會被刪掉,但我們還是可以灌很多軟體進去-這便是知名語言學家Chomsky 的劃世代假說,我們下次再一起來研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