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漢字表記的射程-朝鮮吏讀

漢語及漢字書寫系統傳入中國周邊國家後,就像在靜止的湖面上擲入石塊,下水後漣漪不斷。


即使這些週邊國家偶有傳說中的文字-如日本的神代文字,但從語言學的角度而言,該文字系統與古日語的音節數量無法一致,很可能是後代所創製;即便真的存在,文字系統也並未整製及普及。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漢字成了中國周邊仿效參考的文字系統。

「吏讀」便是其中之一,是在朝鮮半島上出現、近於越南喃字的書寫方式,吏讀以漢字表記朝鮮語,自朝鮮的三國時代-即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足立之際便已出現。朝鮮語和漢語的音節結構不同,文法語序也有所異,以漢字表記勢必會遇上許多困難。

首先是漢字意義上的問題-假設我們的母語是朝鮮語,我們語言中原本的詞語音節結構長得與漢語不一樣、我們文法上會變格、使用助詞,例如平常使用的助詞 il、ttan等等,我們要以眾人都可識讀的方式表記。

於是,朝鮮人用兩種方式安排,一種是使用漢字的音-意即把漢字當成純表音文字使用,如同現代華語音譯的方式,如方才的il 就以音近的「乙」表記、ttan 就用「段」來寫;另一種是借用漢字的「義」,例如否定語尾即使用「不」字表示。朝鮮語語序及漢語不同,因而如否定語尾,在閱讀時並不會造成混淆。

當時的朝鮮三國,語言間雖有不同,但除了百濟尚未明確外,高句麗與新羅都有出土自5至6世紀、相當早期的吏讀記載。這些早期的記載主要是一些石碑上的銘文,這些銘文出土當時,曾被認為是純漢文書寫,如成立於五世紀、高句麗的廣開土大王碑,然而銘文中有許多詞語在語序及陳述方式上,並不符合當時的漢語,因此推估碑文融合了許多高句麗語的語言要素。這些早期的吏讀,作者很可能認為自己是純漢文書寫,然而因為母語影響,摻雜了許多高句麗語的句構及表現方式。

廣開土大王碑,於今韓國首爾戰爭紀念館。


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朝鮮人加入了許多自己的語言,時以漢字音、時以漢字義表現。直至15世紀,吏讀已發展出許多朝鮮語轉寫的共識,文人們也時常翻譯漢文文獻為吏讀文,如以下這段經典的吏讀例即為其一:

蠶段陽物是乎等用良水氣乙厭却桑葉叱分喫破爲遣飲水不冬

(譯:蠶為陽物,厭惡水氣,因而食而不飲)

這段文字出自《養蠶經驗撮要》,成立於1415年,是根據元代繆啓愉所著《農桑輯要》所翻譯而成。

此句雖全以漢字表示,但當中混雜了許多朝鮮語的語言要素,例如「段」就表示方才的助詞ttan(딴;現代朝鮮語는),「是乎等用良」、「乙」、「叱分」、「為遣」、「不冬」等都是朝鮮語,除了使用漢字音外,上述的「是乎等用良」及「不冬」等也使用了漢字的「是乎」及否定的意義於其中。

吏讀在朝鮮半島上的歷史,直至15世紀都相當輝煌。當時朝鮮半島上的政權,在書寫官文書時,常使用這種吏讀體寫作。也因此稱為「官吏」的「讀法」,在民間也可見一些吏讀記載。吏讀在後來也發展出近似規範的語體,當時的朝鮮半島上,有教導吏讀的書籍,隨著使用時間長,也開始文白分離。

李氏朝鮮時期,朝鮮文字(諺文)出現,吏讀開始動搖,當時的官方文書開始以規範漢文書寫,而朝鮮語的書寫則使用諺文,吏讀的重要性愈趨下降。16世紀時,朝鮮人所使用的文字系統與社會階層息息相關,最上層的官貴體系-兩班-使用「純正」的漢文,中層的「中人」使用吏讀,當時處於下層的民眾、孩童女子則學習諺文。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也難怪當使用吏讀的中人所寫的吏讀文雖然數量增多、但文體上與漢文愈來愈相似了。

諺文創製後,吏讀記錄朝鮮語的重要性逐漸下降。圖為訓民正音。


除吏讀外,口訣和鄉札也是古朝鮮語的表記方式之一,口訣是朝鮮人讀漢文時,因文法差異過大,為方便了解所發展出的漢文識讀法;而鄉札則類似民間歌謠記錄。廣義上口訣和鄉札也是吏讀的一種,即基於漢字文字系統上所發展的朝鮮語表記方式。這樣的發展其實並不陌生,因為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也有著雷同的軌跡。回頭看漢字後來形聲字大量出現的發展史,對於人類的認知而言,隨著語彙急遽增加,文字的表音化似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

台語是不是「方言」?

台灣閩南語或客家話是一個語言嗎?